記者劉亭/綜合報導
持續多日強降雨,多地區受洪災影響。大陸水利部19日通報,自7月7日以來,長江中下游幹流全線超警已經持續13天。水利部已對三峽等重要水工程調度工作作出針對性安排,並進一步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洪水防禦部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9日上午8點,長江中下游幹流石首以下江段及兩湖水位超警0.22—2.17米。自6月28日以來,太湖超警已經持續22天。19日上午8點,太湖平均水位4.71米,超警0.91米。淮河幹流自昨日超警以來已經持續2天,目前水位仍在上漲。
綜合陸媒報導,「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17日在長江上游形成,三峽大壩入庫流量快速上漲,18日8時,三峽水庫入庫流量達6.1萬立方米/秒,這一峰值持續18小時,19日才開始減退。
19日20時,三峽水庫入庫流量4.6萬立方米/秒,較本輪洪水的峰值6.1萬立方米/秒下降了1.5萬立方米/秒。「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19日平穩通過三峽大壩。這是今年入汛以來抵達三峽的最大洪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副總工程師陳桂亞接受新華報專訪時曾表示,三峽工程是長江防汛體係中的骨幹工程,地位重要、效益巨大,但三峽工程並不能「包打天下」。
陳桂亞説,三峽水庫等控制性水工程6月以來在減輕中下遊防洪壓力上,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有了三峽工程並不意味著長江中下遊防汛就可以高枕無憂。三峽工程攔蓄洪水的能力並不是無限大,需要選擇時機洩洪,面對7、8月可能發生的更大洪水。
陳桂亞也透露,三峽大壩主要是為了將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由堤防本身的10到20年一遇提升到100年一遇,提高城陵磯附近地區的防洪能力,減少分蓄洪量。
陳桂亞説,長江流域即將進入「七下八上」的防汛關鍵期。流域降雨仍在繼續,初步預計此輪洪水緩退後,三峽水庫又會迎來新一輪來水。當務之急,仍是要做好巡堤查險工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