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爭議2020:美國面臨最嚴重選舉危機

(圖/AP攝)

文/黃奕霖 黃治金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讓2020年美國大選格外不同。傳統競選模式被打破、郵寄選票(mail-in voting)史無前例增加,隨之而來的是選舉系統不堪重負。從今年頻繁爆發的抗議示威及近來兩黨競選白熱化來看,一場選舉危機已在醞釀。

回顧四年前的美國大選,當時還是總統候選人的川普(Donald Trump)在最後一場大選辯論中,就曾拒絕在承認大選結果上做出肯定性承諾。今年7月,在被媒體問及是否會接受大選結果時,川普只說要等等看,自己現在說不準。之後,川普多次就郵寄投票質疑此次大選被操控,存在選舉舞弊和不公,甚至在無證據支撐的情況下,質疑郵寄選票當中會有20%的虛假投票,鼓動支持者「二次投票」,即郵寄投票和現場投票。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統發出這般言論,做出可能拒絕承認大選結果的姿態,在美國歷史上這還是頭一遭。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則是明確表示,川普可能會「竊取」大選成果,擔心川普不接受敗選,直言「我完全相信軍隊將護送他離開白宮」。毫無疑問,民主黨不會容忍川普拒絕承認敗選。

美國輿論普遍擔心,如果11月3日投票當天,兩組候選人在個別州的得票數差距較小,那麼在郵寄投票計票延遲的情況下,任何一方提前宣佈勝選,另一方都會拒絕承認敗選。雙方支持者若走上街頭,乃至暴力抗議,很可能讓美國陷入史無前例的選後危機。這對於政治和社會深度撕裂、政府機構信譽下滑的美國來說,無異是雪上加霜。

投票當日恐難定輸贏

目前全球進展最快的幾款新冠疫苗,已經進入三期臨床試驗,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11月3日投票之前,美國無法實現大範圍接種,並因此控制住疫情,降低現場投票的風險。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早在6月,聯邦參議員懷登(Ron Wyden)就曾警告,各州如果不儘快採取措施解決疫情期間的投票挑戰,透過擴大郵寄投票,解決疫情引發的投票問題,美國將發生選舉史上的「車諾比」事件。懷登當時所提到的投票挑戰,主要指今年上半年初選當中出現的混亂局面。

9月,一些搖擺州已經寄出選票,比如北卡羅萊納、喬治亞、明尼蘇達、賓夕法尼亞、密西根和佛羅里達州。一些民主黨主政的州,如紐澤西州,也選擇提前向選民寄出選票。也就是說,從9月份開始,已有一定數量的選民根據9月前的選情做出決定,並寄出了自己的選擇。這部分選民一般都不是搖擺或未決選民。而那些搖擺選民,即便收到郵寄選票,通常也要等到最後一刻才寄出。因此,決定大選勝負的搖擺選票,從寄出、審核,再到計票,可能要持續好幾天。加上郵寄選票數量之龐大和投遞延誤等因素,今年大選可能會出現一種局面:美東時間11月3日午夜前可能無法獲知誰是下屆美國總統。

假如一方以絕對的優勢勝選,自然沒什麼爭議空間。但是,假如拜登和川普得票差距小,並在郵寄選票尚未統計結束之際,即有單方面宣佈勝選,這將比2000年小布希(George W. Bush)與高爾(Al Gore)針對佛羅里達州「蝴蝶選票」爭議引發的長達1個月的選舉爭議和訴訟攻防更為嚴重,因為川普緊盯的郵寄選票遍佈全美各州。雙方即便要打法律戰,也可能是多州同時進行。這樣的話,這場選舉危機有可能持續到12月,甚至明年1月。

在此期間,雙方都會高調展開就職典禮的籌備和過渡政府的組建,美國民主選舉將面臨空前挑戰。對於這種可能的「末日場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一篇文章稱,川普和拜登雙方競選團隊必然備有方案,包括撥出專門的資金用於法律團隊的籌建,為大選後數星期、乃至數月的選票爭議而做好準備。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得郵政者得天下?

郵寄投票在美國已有100多年歷史,但它暴露的問題不新,也不嚴重。今年之所以格外受關注,主要還是因為疫情導致郵寄投票空前增加,這會讓選票站票務人員不足,郵政系統本身的功能性問題也更加突出。

美國各州都可選擇郵寄投票,只是不同的州規模不同。目前,完全採取郵寄投票的州有華盛頓、俄勒岡、夏威夷、科羅拉多和猶他等州。因為疫情而宣佈採取郵寄投票的州有加利福尼亞、佛蒙特、紐澤西、內華達和哥倫比亞特區。這9個州加上特區的選民接近4,500萬。其他41州採取「缺席投票」,其中紐約、印第安納、德克薩斯、密西西比、南卡羅萊納、田納西和路易斯安納等等7個州明確要求選民提供除了疫情以外的其他特定理由,這部分選民大概4,600萬。其餘的34個州申請缺席投票則無需任何理由,這些州涉及1億多選民,包括2016年的3個決勝州:賓夕法尼亞、密西根州和俄亥俄州。

川普自7月以來反對的是郵寄投票,而非缺席投票(Absentee Voting)。川普之所以反對郵寄投票,主要是因為郵寄投票應該對民主黨有利,可能提高民主黨支持者的投票率。

根據《紐約時報》8月的分析數據,今年大選將有8,000萬張郵寄選票,這幾乎是2016年郵寄選票數量(3,300萬張)的兩倍多。而2016年,郵寄投票的比例僅佔所有選票的四分之一。根據《華盛頓郵報》7月份評估數據,此次大選將有至少83%或1.9億多的登記選民可郵寄投票,是美國史上人數最多的一次。也就是說,估計今年將有半數選民選擇郵寄投票,呈現「得郵政者得天下」的態勢。

這無形中加大了美國郵政局的壓力。該局近年處於運用虧損的狀態,負債高達1,600億美元。新上任的郵政局局長德喬伊(Louis DeJoy)是川普支持者,他自8月起就開始推行削減成本的舉措,而這必然會延誤選票郵遞速度。一些郵寄選票很可能無法在開票日之前抵達選舉機構,導致選票失效。

為了確保郵寄投票的有效性,民主黨高層要求國會撥款30多億美元,用於支持疫情下郵政工作的順利運作。但遭到川普和共和黨拒絕。

有分析指出,川普壓制郵寄投票,也可能會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一方面,川普提出的郵寄選票結果被操縱或篡改的指控,目前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這樣的說法;另一方面,他的支持者中有近20%考慮郵寄投票,這數量在選情膠著的情況下不可小覷。如果川普繼續否定郵寄選票,無疑會讓那些對疫情和郵寄選票都存疑的共和黨選民放棄投票,這反而會影響川普自己的得票率。

危機的「土壤」正在形成

也有觀點認為,川普誇大郵寄選票問題的真正原因,是為自己可能的敗選提前做好輿論鋪墊。而郵寄選票只是川普的一個著力點而已。

2016年大選初選期間,川普就曾指控當時的黨內對手克魯茲(Ted Cruz)在愛荷華州初選中作弊。當年大選川普在普選票方面輸給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後,他指控有300萬至500萬非法選民投票支持了希拉蕊,並對此展開了調查。

指控對手舞弊並進行所謂的調查,包括法律訴訟,是川普屢試不爽的策略。這種策略之所以有人支持,是因為美國當前的社會和政治輿論氛圍是撕裂的。只有在撕裂的輿論氛圍中,一方編造的謊言或引發的爭議才有可能得到關注,並不斷發酵。川普執政三年以來,沒有尋求政治共識和設法彌合社會分歧,反而在掌權後繼續宣傳所謂的「深層政府」(deep state),導致美國民眾越來越不信任美國主流媒體以及情報機構、國土安全部等政府機構。

在此情況下,如果川普拒絕承認選舉結果,必然會有支持者響應和支持。而且,從選前的各種輿論鋪墊來看,他並不缺藉口。

比如,在技術層面,疫情下的新投票技術及設備程式的應用,都可能成為川普質疑選舉結果的理由;地緣政治層面,中國大陸明顯已經替代2016年的俄羅斯,成為2020年被指干涉美國選舉的最大力量。這一點從川普堅持將新冠肺炎病毒稱為「中國病毒」就可看出。即便是自己競選團隊出現的「錢荒」,川普也宣稱這和忙於應付針對「中國病毒」的假新聞有關。

8月19日,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Peter Navarro)聲稱民主黨與中方達成共識,尋求在11月總統大選中擊敗川普。這無異於提前就拜登「通華門」進行預熱。如果輸了,川普就可以將問題推給中國大陸,就所謂的「中國干涉選舉」質疑選舉結果,拖延交權。

「動盪四年」何時方休

四年前,通俄門、郵件門、竊聽門、性醜聞和假新聞等各種爭議充斥美國大選,最後川普意外勝出,但其執政合法性一直遭到部分民主黨人的懷疑。三年來,國會民主黨人藉各種調查制衡川普,包括利用通烏門通過彈劾案,8月份黨代會期間民主黨從人格、資質和能力等各層面對川普「全盤否定」。民主黨認定川普隱瞞疫情、拖延疫情防控,根本沒有資格和能力繼續擔任總統,寄望此次大選能夠「佐證」他們所作所為的正當性。而川普一直宣稱民主黨三年多的調查就是政治迫害,自己「理應」繼續執政四年。

如果這次大選真的出現川普或拜登拒絕承認選舉結果的情況,無疑會影響美國民主選舉程序及結果的公正與公平,對美國民主體制的正常運轉帶來巨大衝擊。最終無論以何種方式決定勝負,無論誰勝出,下屆總統的合法性都將受到質疑。

假如川普勝出,拜登拒絕承認大選結果,川普必然會利用執政優勢干擾權力過渡,甚至不惜濫用權力,這對總統權威又是一種損害。

假如拜登勝出,川普拒絕承認,那麼選舉結果的可信度持續受到質疑。拜登上台後,共和黨也會持續質疑其合法性,甚至採取和民主黨過去四年一樣的手段阻撓民主黨執政,作為報復。那麼,美國難免會陷入另一個更加動盪的四年。

身為大國,美國大選的外部性向來不容各界忽視。新總統的外交政策對世界影響重大,美國內政狀況也早就不是只關乎自身的內政,一個撕裂動盪的美國,對美國經濟、進而對世界經濟有何影響,值得全球幾乎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