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文/林佳予
自2019年底開始爆發新型肺炎冠狀病毒(COVID-19),至今全球已有超過三千四百萬人確診,死亡病例數超過百萬,除了造成醫療資源過載,也嚴重破壞經濟、交通與社會秩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小的冠狀病毒究竟有什麼能力,可以傳播地如此快速,又對人體產生這麼大的影響?研究冠狀病毒數十年的中研院院士賴明詔在2020國際人醫年會分享「認識新冠病毒」。被稱為「冠狀病毒之父」的賴明詔院士笑稱:「我不是冠狀病毒之父,因為冠狀病毒也不是我生的,冠狀病毒就像是我的好朋友。」賴明詔院士說,先和病毒做朋友,瞭解它們,才能學會和平共處。
2020年10月2日是全球人醫年會的第一天,因為國外疫情仍處在嚴峻的狀況,許多國家的人醫會醫師利用連線的方式參與人醫年會。本次會議包含兩百多位實體到場與一千多位連線參加的學員。
過去幾個月來只要提到冠狀病毒,人人聞之色變。其實幾乎各種動物都有冠狀病毒,而人類和動物的冠狀病毒可以相互感染是因為有蝙蝠作為中間宿主。新型肺炎冠狀病毒SARS-CoV-2雖然不像其他病毒一樣有血凝素酯酶在膜上協助入侵宿主,但它具有自然界最長的RNA,高達三萬兩千對鹼基,也因為RNA高變異性的特質,讓新冠病毒更容易生存與傳播。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新冠病毒的致病機制,賴明詔院士分享,對病毒來說,膜上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像是鑰匙,一旦結合到細胞膜上的受體,病毒就可以進入細胞,利用細胞內的工具繁殖。
因此,棘蛋白決定了病毒可以感染哪一類型的細胞。而新冠病毒的棘蛋白的受體是細胞表面的ACE2,一種和心臟血管有關的蛋白,表現在肺,腎,腸,口腔,所以這個病毒可以感染體內很多器官。SARS的受體同樣是ACE2,但是新冠病毒對ACE2的附著力比起SARS強好幾倍。當病毒進入人體,會有二到十四天的潛伏期,症狀主要發生在上呼吸道,有些重症個案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並進展至嚴重肺炎引發器官衰竭或休克。
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則是透過咳嗽,噴嚏及接觸。由咳嗽或噴嚏產生的泡沫,可傳播一公尺遠。而在環境中,病毒可存活約六到七小時,甚至更久,因此保持適當社交距離且常用酒精消毒有助於防止病毒傳播。
由於病毒的變異性高,賴明詔院士提醒,病毒的變異性也可能會改變病毒毒性或疫苗的效用。最新研究發現當病毒棘蛋白的第六百一十四個胺基酸從天門冬胺酸(Aspartic acid)變異成甘胺酸(Glycine)時,病毒附著力不變,但每個細胞產生更多的病毒,新病毒株SARS-CoV-2 G614很快便成為主要的Covid-19病毒株。這樣的研究成果證明RNA變異造成的影響不一定是毒性強弱,也可能影響到病毒的傳播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新冠病毒的診斷,賴明詔院士介紹了三種不同的方式,分別是以聚合酶鏈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測定病毒的RNA、測定病毒的蛋白質以及測定病毒的IgM和IgG抗體。這麼多測定方式中,賴明詔院士說:「篩檢方法的靈敏度(sensitivity)與特異度(specificity)沒有共通的標準。」因為如此,常會有偽陽性的案例出現,且會出現無症狀的隱性帶原者沒有被檢驗出來,在外面成為超級傳播者。
賴明詔院士也說,從新冠病毒的抗體檢驗結果中,除了可以知道受檢者是否有感染過病毒,也可以瞭解社區的感染程度,甚至可以收集癒後血清用來治療其他患者。
對於最夯的「疫苗研發」議題,賴明詔院士說明其中原理。疫苗的目標是讓身體產生可中和病毒棘蛋白的抗體,以阻止病毒附著於細胞的受體。因此,如何把棘蛋白送到免疫系統是最重要的課題。
賴明詔院士介紹目前的疫苗研發情況,主要分為幾類,包含用被殺死或毒性較低的病毒或用基因工程表現棘蛋白做疫苗。然而,雖然投入了大量資源,疫苗研發要走向量產仍面臨許多問題。
在眾人引頸期盼疫苗趕快問世,讓人類的生活可以恢復正常時,賴明詔院士說:「COVID-19的未來,不會消失。」將來的新冠病毒,可能會像流感一樣季節性流行,且病毒變化的速度遠大於人類可以反應的速度,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戒慎恐懼的心,尊重生命,學會與病毒和平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