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大陸本土動漫電影《姜子牙》上映半個多月以來,總票房截止昨17日破15億人民幣,換算大約70多億台幣。初期放映口碑人氣都不錯,票房卻是開高走低,讓外界跌破眼鏡。大陸動畫導演章天接受陸媒澎湃新聞訪問指出,《姜子牙》實際暴露的是大陸本土動漫因缺乏工業化基礎,製作層面困難,這個行業真的非常辛苦、不賺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電影《姜子牙》至今累計票房就已經高達15億(單位:人民幣,同下),後來單日票房一路下跌,最低跌至500萬左右,是同檔期對手《我和我的家鄉》的五分之一,甚至不及小成本電影《一點就到家》,位列大陸十一長假檔新片倒數第二。
根據大陸媒體澎湃新聞指出,電影《姜子牙》用「斷崖式下跌」來形容這部國漫新作的單日票房走向毫不為過。其口碑也不容樂觀,大陸知名豆瓣評分從7.5一度降至6.9,這是大陸近年熱門國漫作品中排在末尾的分數。媒體影評也不留情面給《姜子牙》貼上「神奇不再」、「故事沒講好」的負面標籤。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陸國產動漫《姜子牙》真的有這麼差嗎?目前突破15億票房的動畫電影,在2020年排名第三,成績已經算很好了。澎湃新聞內容引述大陸多位動畫行業從業者的意見,一致認同「姜子牙的技術和美術肯定是一流」,大眾輿論對《姜子牙》有些苛刻了,《姜子牙》口碑正凸顯大陸本土動漫行業的「脆弱」處境。
首先談論劇本,不少大陸影評人認為動漫《姜子牙》太想要表達深刻主題,劇本忽略了角色塑造以及故事敘事本身。故事複雜人物薄弱,如果沒能成功代入角色,觀眾很難理解他們的行為邏輯。宏大的拯救蒼生的主題,對現實的深刻投射,人物間互相治癒的羈絆與救贖,野心太大全都要,反而一個都沒講好。
從宣傳角度分析,2019年大陸動漫電影《哪吒》票房突破50億,成為影史票房榜第二位,成為「國漫崛起」熱門詞彙。《姜子牙》片方營銷打算和《哪吒》硬性捆綁一起,可惜沒有做出效果,為口碑直落埋下隱患。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製作也是一大問題,澎湃新聞訪問從業15年的大陸動畫導演章天,他表示,《哪吒》、《姜子牙》製作人員均超1000人,涉及動畫公司幾十家,創造大陸式「分發」的合作方式,同行齊心協力,實際暴露的是大陸本土動漫因缺乏工業化基礎,製作層面困難,這個行業真的「非常辛苦、不賺錢」。
目前,大陸動畫產業還尚處起步階段,從業人員收入本就不算高,行業所面對的觀眾,已經習慣了日漫、美漫帶來的觀影體驗,對質量與審美有高要求,打造優質作品所耗費的人力資源難再降低。根據大陸《2018年中國文化品牌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大陸動漫企業中有80%處於虧損狀態。提升產業利潤,無非壓縮成本與提高收入兩種方式,這在當下的動漫產業都不太行得通。
另外,據章天介紹,「稍微有規格的作品,做個一兩年很正常。」擁有成熟動漫產業的日本、美國會將基礎但耗費人力的動畫,分工外包到大陸、東歐、東南亞等地方,為了節省基礎成本。
大陸動漫相關企業收入來源,可分為承接項目製作費、原創作品版權費,涵蓋遊戲、影視、衍生產品等多維度的IP授權費。在成熟的動漫產業里,營收佔比最多的是衍生品和零售,其次才是電子遊戲改編、票房收入等,而這正是大陸國漫產業的軟肋。美國、日本授權商品佔整體動漫消費品市場份額分別達30%和20%以上,大陸只有1.2%。
大陸國內漫畫受眾人群狹小,由漫畫孵化來的IP作品並不多,各產業鏈協同薄弱,製片委員會制度更是沒有生長土壤。相較美國的動漫產業鏈高舉高打,由迪斯尼、夢工廠等巨頭壟斷產業鏈,利用高投入、高製作、高產出頭部作品,獨立完成從「原創、劇本、製作、發行、最後衍生產品」的完整產業鏈的運作,收割優質IP的所有利潤。因此,大陸建立本土動漫王國還有一段十分慢漫長艱辛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