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促轉會11日舉行政治檔案徵集發表會,向社會報告第六波徵集所得的政治檔案成果與初步研究發現,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蘇慶軒以國安局「青谷專案」中的監察院長陳菊為例,在已解密的機密檔案中發現,當年情治單位有意吸收陳菊,卻踢了鐵板。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青谷專案」是情治機關針對陳菊於黨外運動時期所做的監控,也是一個集結警察系統、警總與國安局各機關協力運作的個案。蘇慶軒先以政治犯劉耀廷的例子切入,先提醒觀看檔案的視角是特務的,以瞭解監控及其產生的效果,並解析情治機關如何進行監控,以及情報蒐集與呈報的方式。
蘇慶軒博士進而以情治機關於1978年搜索陳菊住處的雷震手稿而啟動的逮捕、偵辦的專案為例,談陳菊的動態與黨外活動如何藉由人際網絡的情搜或物件的解讀,而長期處於情治機關的監控及其檔案記錄。
蘇慶軒指出,情治機關要瞭解陳菊的政治立場、態度與行動,侵入陳菊的生活,而這些檔案是透過入侵人民生活所得,但也是特務的視角,可能有錯誤或扭曲。
蘇慶軒提到,雷震是威權統治當局的目標,警總亦針對他執行「田雨專案」,陳菊當時29歲,因為曾擔任郭雨新的秘書,成為情治機關的目標,在警政署檔案中,即有陳菊的專卷,她與雷震接觸的紀錄,也在其中。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蘇慶軒提及,1978年情治單位知道陳菊家中有雷震手稿,台北市警員6月16日零時以戶口臨檢的名義,進入陳菊位於青田街的住所後,在她臥房書桌下發現一個可疑的塑膠袋,要求陳菊攜至客廳自行打開受檢,警方所搜獲的「不妥文件」,除了與國內外黨外人士通信之信件原件及底稿等多種文件外,最重要的就是雷震手稿。
蘇慶軒說道,當時陳菊趕緊逃跑,擺脫警總的追蹤,7天後,陳菊於6月23日晚間,在彰化埔心鄉的羅厝天主堂落網,當局為了緝捕陳菊成立「青谷專案」,國民黨為此三度在黨中央開會,確立處置陳菊方式可給予保釋,但要對陳菊進行爭取運用、做思想上導正,因此在釋放陳菊前,安排陳菊在記者上認錯。
蘇慶軒透露,陳菊認錯後,政府沒馬上放走她,而是將陳菊帶去參訪戰地建設,直到7月24日才讓陳菊離開,根據警總在陳菊在參訪期間的評語顯示,「陳女係自大、自狂、自傲、自豪及毫無親情的冷酷人物,對事物常做無情批判」、「陳女自信係一領導者,不願受人支配,屬潑婦型女性,對人冷酷無情、善於虛應偽裝,喜怒無常,自命不凡,及不甘寂寞的叛逆性慎重之女性,如疏處不善,危害性更大」、「陳女思想中毒太深,似難短時轉變,應作長期疏導」。
蘇慶軒指出,陳菊被釋放後,警總派線民跟蹤,8月2日開始約談陳菊,過程中試圖吸收陳菊作為可運用的人,但國安局認為陳菊不配合,難以運用,還試探政府要怎樣處理黨外人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