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師遭控「與小17歲女病人多次嘿咻」 沉痛長文曝:不只我

▲▼婦人車禍昏迷2星期,醒來崩潰。(圖/PAKUTASO)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記者周亭瑋/綜合報導

一名女網友前年畢業北上後,開始在新北某大型醫院看精神科,沒想到,大17歲男醫師濫用職權,趁她心靈最脆弱之際多次發生關係,也因此她病況越趨嚴重,日前她在PTT沉痛寫下長文,形容自己就像「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結果竟釣出其他受害者,這讓她終於鼓起勇氣,決定站出來反擊到底。而院方則表示,已暫停該醫師業務,並進行調查。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兩人初次見面其實是在2017年,當時她因廣泛性焦慮症去看診,隔年她畢業北上回家,由於吃了半年的百憂解仍沒好轉,便再次掛了男醫師的診,並在診間哭了近1小時,後來醫師說她需要諮商,所以也留下電話。

過了一個星期,男醫師親自致電,接著展開每周三早上10點的固定諮商,維持每個月拿一次藥的模式,「除了高中因憂鬱症量表爆高,被抓去輔導室聊天的經驗外,其實我也沒有做過諮商,特別的是諮商是醫生本人幫我進行,而且僅收150元的掛號費,後來因為他很忙,常常10點還在會議中,但我又會傻傻在外等候,所以到了第3、4次諮商時,他說可以交換Line,之後也都用Line約時間。」

有一回女網友被放鴿子很久,事後醫師傳訊息說,希望私下約她吃飯作為補償,同時也叮囑,這件事情別跟父母說,「我一開始覺得很奇怪,大概就是給了軟釘子,但後來我們還是用Line聊了一陣子,他跟我分享很多事情,還說很欣賞我,覺得我是一個很棒的女生。」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直到2018年年底,兩人在諮商室發生了關係,「那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他,他喜不喜歡我,之後更陷入一個非常患得患失的狀況,我看了很多很多精神、諮商的書籍,知道所謂的移情作用,我覺得我不是真的喜歡他,只是因為諮商關係,讓我覺得他是一個懂我而且給我支持的人。」

後來,女網友曾攤牌,希望這樣的關係不要繼續下去,而對方則稱,是想幫助她,同時也喜歡她,絕非只是想佔便宜,「我們的諮商都在外面的咖啡廳進行,每次他都會遲到,坐不到30分鐘就會帶我去附近走走,然後去沒有人的地方摸我的身體,有時候還會發生關係。」

期間,女網友無數次問醫師,他們究竟是什麼關係,為何不名正言順的交往?但對方總是顧左右而言他,甚至拿母親當擋箭牌,直說「我媽媽不同意,因為我們年紀差了17歲」、「為了說服她我現在跟她鬧翻了,希望妳體諒」。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其實,她知道對方八成是胡謅,但裝睡的人就是叫不醒,「在診間總是很痛苦,想著為什麼他可以完全不受影響,然後藥的劑量也是忽高忽低,因為每個月都找不到他,就只有他說要找我吃飯那周才會出現,對我而言就像是戒斷症發作一樣,開始失眠、頭痛、嘔吐,焦慮到沒辦法生活,常常站在月台想著自己到底在幹嘛,眼淚就流下來。」

原本,她總是會找各種藉口合理化這些事,直到某次吃飯看到對方手機裡的曖昧對話,她才突然醒悟;諷刺的是,醫師竟說,「如果妳不能接受我跟其他人傳這些,我願意從今以後不再打擾妳,雖然我會很難過失去妳,但是我會忍住。」

2020年,女網友終於向父母、還有一些很熟的朋友傾訴這些事情,大家都覺得她被騙了,「我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同情,就是一個越想越不對勁的台女的故事,但有一天我真的覺得我受不了了,而且從頭到尾就只有我一個人在情緒裡面,他也不用負任何責任,我有想過提告,但除了醫病倫理有瑕疵,完全就是合意行為吧。」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至今,她仍不知該怎麼定義這些事情,「如果我明確的拒絕,這一切就不會發生,而發生之後我也沒有作為,只是不斷自責。這社會上有太多利用職權或是心理脆弱趁虛而入的人,就像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只能說那是一本每一字一句都很痛苦的書,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會了解的。」

事件曝光後,掀起熱議,甚至有同一位醫生的受害者出現,這讓她更堅定要勇敢站出來,「我原本很害怕說出來只會給自己貼上妄想標籤,但是謝謝大家的鼓勵,我會收集手邊證據,向院方、醫師公會及檢調單位提出訴訟,如果有任何版友也是受害者,請不吝與我聯繫,不再讓這樣的事情被姑息,願不再有新的受害者。」

對此,醫院公關向《ETtoday新聞雲》記者表示,在昨天得知消息後,院方已暫停該醫師的醫療業務,也進入調查程序,待調查結果出爐,禮拜五一早召開人評會後,會有確切的處置。

●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