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就看得到!南方澳大橋「防水膠條劣化」 7次檢測卻都沒發現

▲▼運安會今日發布南方澳斷橋事故調查報告,由主委楊宏智主持。(圖/記者李宜秦攝)

▲運安會今日發布南方澳斷橋事故調查報告,由主委楊宏智主持。(圖/記者李宜秦攝)

記者李宜秦/台北報導

南方澳斷橋事故滿周年,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今日發布調查報告,運安會指出,橋樑鋼索的防水膠條劣化,導致套管無法排水,進而造成有海水積水而嚴重鏽蝕,主管機關權責模糊,又疏於管理維護,最後發生斷裂悲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運安會表示,南方澳大橋位於漁港出海口,屬重鹽害、高濕度區域。大橋於使用多年後,吊索系統防水設施逐漸劣化,中央分隔島金屬箱體與高密度聚乙烯(HDPE)套管之防水接縫封條發生硬質破壞。

運安會指出,套管積水並非設計不當,是該處「本來就不該有積水」,但由於防水膠條劣化,才導致防水系統不完備,造成海水流進套管,若維護時對防水膠條劣化情形有掌握,就可以進而修復,減少鏽蝕情形發生。

▲▼南方澳大橋斷裂釀成6人死亡。(圖/內政部消防署及空勤總隊提供)

運安會表示,「防水膠條劣化」是可以目測發現,但南方澳大橋歷經7次檢測,卻都沒有發現此事,另外運安會所掌握到的橋樑竣工圖資料與實際橋樑狀況不符,中間確實有瑕疵,但是否因此造成橋樑斷裂,則無法予以連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運安會表示,交通部過去檢測維護法規不完備,針對特殊性橋樑,沒有統一規範管理規則,僅交由主管機關決定,南方澳大橋歷經7次檢測,僅98年有檢測人員實際進入橋下檢測,其他次都是以目視檢驗,維護力度不足,也沒有發現鏽蝕、積水或防水膠條劣化等情況。

運安會表示,現今的吊索橋與南方澳大橋相比,規定都更加嚴格,水密性也更佳,有很多層保護,品質規範與二十幾年前相比差很多,如高屏大橋也是斜張吊索橋,標準與南方澳大橋就差別很大,顧問公司、設計公司未來設計時都會將南方澳事故的經驗納入考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