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生態永續「台中電廠」綠意變身 為台灣原生黃緣螢找到新家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中電廠是全國第一個經過環評審核通過才興建的電廠,也將環保永續的精神化為自我要求,長年以來不僅點亮家園的光,也為自然中帶來點點綠光。

▲▼環境永續,台中電廠,環評,台灣原生,黃緣螢,復育,螢火蟲。(圖/台電提供)

▲復育有成,台灣原生黃緣螢在台中電廠找到新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點點螢光現蹤跡 竟在火力發電廠
台中電廠的一隅總在夜晚時,出現忽明忽暗的綠光,讓人好奇又疑惑,誰也沒料到,在生態池搖曳的綠光竟是台灣瀕臨滅絕的黃緣螢火蟲。全世界有2700多種螢火蟲,幼蟲在水裡生活的只有十多種,台灣水生的螢火蟲更只有三種,黃緣螢便是其一。黃緣螢對水中環境變化非常敏感,一有污染就難以生存。過去平地遍地可見,現在因環境變遷、自然棲地快速消失,已難發現蹤跡。然而,過去民眾認為有污染的電廠,卻悄然成為黃緣螢的新生樂園,其實這並非偶然,而是電廠同仁透過雙手一點一滴累積的成果。

從環境觀察到建立食物生態鏈 電廠為嬌客黃緣螢打造新家
挑剔嬌客的到訪,無疑是對電廠生態的「亮眼」肯定,為吸引更多顯眼嬌客到訪,隨即請來「螢火蟲之父」專家藍森彬爺爺協助復育。他一開始也沒想過火力電廠裡的水池,竟然真能成為培育基地。不過實地到電廠中勘察環境,發現這裡「沒有毒、沒有農藥、水質又穩定」,在管制保護下未受到外界破壞,他在這裡看見長遠保存種源的可能性。


▲一開始還心存懷疑,「螢火蟲之父」藍森彬爺爺卻發現中火電廠內的生態環境,有機會成為保存台灣原生種源的最佳場域。

螢火蟲復育工作分好幾階段,從環境觀察、水質土壤監控,到重建生態食物鏈缺一不可。螢火蟲吃螺,螺吃水生植物,所以必須從藻類等水生植物的培育開始,才能長久維持生態的穩定度。而為降低影響螢火蟲的「光害」,在復育繁殖期,廠方也將靠近池邊的路燈熄滅,宣導同仁注意安全放慢速度行駛,並在池邊架設黑網阻隔漫射的路燈與車燈。為減少路燈白熾光對螢火蟲的傷害,廠方未來也預計採購特殊波長的「螢火蟲專用燈」,或以感應器縮短亮燈時間,只為讓螢火蟲能無憂無慮在此繁殖羽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109)年4月台中電廠在藍森彬指導下,放養2000隻幼蟲,藍森彬十分訝異電廠對螢火蟲復育的積極態度。

電廠復育螢火蟲積極又認真的態度,讓藍森彬爺爺相當吃驚,「沒看過國營企業比私人企業還在乎螢火蟲復育、還積極做環境保育,要他們做什麼真的馬上處理!」長期的努力下,黃緣螢點點綠光飛舞身影重現電廠,繁殖季節時甚至可多達上百隻,成為春末夏初夜晚中最閃亮的自然光芒。

▲復育團隊評估,明年春季賞螢季節,電廠內生態池能見上百隻黃緣螢綠光飛舞的身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稀有物種偕同來訪 電廠成了生態公園
在復育螢火蟲的過程中,在電廠也聽見另一項驚喜,在台灣中部西海岸幾乎銷聲匿跡幾十年的台灣暗蟬,竟也在此現聲。台灣暗蟬對於土質環境極為挑剔,螢火蟲和蟬分別是水污染及土壤污染的指標。此外,在這裡還發現台灣原生大閘蟹「日本絨螯蟹」,同樣也是對水質條件相當苛求的訪客。這些稀有物種的現身,若沒有親眼看見,連電廠員工也難以想像。

▲一開始復育團隊也難想像,台中電廠自成一格未受汙染的環境,反成了自然動植物生態棲息的樂園。

過去大門緊閉的廠區,如今生態棲息豐富,除了螢火蟲的復育之外,也吸引小燕鷗、燕鴴、東方環頸鴴,還有黑翅鳶等鳥類前來。台中電廠坐落之地,已默默成為豐富多元的生態樂園。

成為在地好夥伴 看見別於以往的綠色電廠
這些生物的存在,就是水質及土壤環境最好的指標,勝過冰冷的科學數據,也向大眾證明,發電跟生態保育可以並行。台中電廠持續朝著「讓電廠成為環境教育場域」的目標前進,例如邀請在地師生們實地觀察電廠動植物生態,積極與學校合作舉辦環境教育;每年也定期舉辦親子寫生,讓孩子們畫出眼中的台中電廠等,而在寫生作品中的電廠也開始抹上一片盎然綠意。電廠同仁長年努力創造生態共生環境,不只是讓更多台灣原生物種在此繁衍,也透過在地的溝通互動,讓更多人看見台中電廠的轉型進行式,讓台中電廠成為在地最美的風景。

▲台中電廠正持續朝著「讓電廠成為環境教育場域」的目標前進。

(台電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