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台灣近年改變國防方針,積極發展「源頭打擊」能力,國防部委託中科院進行代號「戟鋒專案」的中程地對地飛彈研發計畫,將在2年內發展出射程1000公里以上的飛彈,作為源頭打擊的另一項利器,這也是國軍首款研發屬於戰略性的武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上報》報導,國防部委中科院以代號「戟鋒專案」編列8億餘元預算,在2021到2022年,將以不到2年的時間,研發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中程地對地飛彈」,而且在2021年內該專案將撥用5億餘元,也就是超過一半的預算進行研發,也代表中科院已有製造中程地對地飛彈的技術與實力。
報導指出,中科院已能作出彈徑1公尺,彈長7公尺以上的飛彈彈體,已屬於中程地對地飛彈載具規模,包括「台版薩德」天弓三增程型防空飛彈,因為掌握這項技術,才改用兩節式火箭推進器,取代過去的單節式火箭,增加射程與彈頭酬載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去年的聖誕夜,中科院才分別於屏東縣九鵬基地和台東縣成功鎮試射飛彈,公告發射危險範圍從九鵬向外海延伸,往北到花蓮縣外海、往東到蘭嶼外海,都超過160公里,彈道無限高。
當時一名中科院退休人員研判,從射擊彈道高度和危險區域又廣又遠,應是試射天弓系列飛彈,最可能是試射天弓三型增程型飛彈,由台東發射靶彈,九鵬發射試測彈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