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廣州上月爆發Delta病毒本土疫情,目前情況已趨緩,大陸醫療救治組專家27日總結本波救治經驗指出,這一次高齡患者比例高,有三分之一病人為60歲以上;發燒比例高,超過80%;重症比率高達15%;病情進展快,過去要7至9天才會轉為重症,這次不到4天就可能轉重症,嚴重者甚至在24小時內轉危重型,為救治工作帶來不小挑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南方日報》報導,大陸醫療救治組專家、北京協和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隆雲表示,這是Delta病毒首次在大陸出現,在與它交手的過程中,專家組逐步發現了一些規律和方法,「患者感染病毒後第5天至7天,會感覺很難度過,因為此時他們多有缺氧等表現,同時伴有影像學的改變。」
隆雲指出,從臨床表現來看,年齡超過60歲,有基礎疾病、持續高熱不退、氧合能力下降等,是輕症轉向重症的高危因素;相比之下,小孩轉重症的比例低很多,這是有意思的現象,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進一步解釋。
隆雲提到,目前新冠肺炎病毒治療暫無特效藥,治療原則是提升病人自身免疫力,控制病毒在體內複製的速度,首先會關注病毒核酸載量,如果載量高,患者病情進展可能就加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隆雲表示,在治療過程中,專家組實時動態監測病人其他指標,如CT影像學表現,全身炎症反應、氧合狀態等,做到「有的放矢」,精準干預,讓治療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隆雲指出,他們還是提倡提早氧療及俯臥位治療,新冠肺炎的炎症滲出通常是在雙側肺的下部,患者平常多為仰臥,這些炎性滲出液就堆積在下肺的後背部,採取俯臥位的時候,雙肺炎性滲出就不會聚集在下部,可以改善肺水的流動和肺的氧合。
隆雲提到,抗體治療是另一種方法,如果是患者自身抗體低,專家組會找來恢復期血漿進行治療,目前超過五分之一的病人在注入恢復期血漿後,抗體水平明顯增加,從臨床觀察上來說,臨床症狀有改善,但目前還沒有權威數據表明,它對重症與危重症的治療有絕對效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隆雲強調,他們發現接種疫苗後,幾乎沒有發生重症和危重症病例,這說明疫苗在阻斷重症趨勢上有一定效果,但這一結論仍需要更多權威數據支持。
另外,對於本波疫情無症狀者比例較低的現象,隆雲認為,有時候,無症狀更多是病人自身感受,新冠患者在先前的臨床觀察中往往會出現「沉默性低氧」,也就是說,安靜待著的時候不缺氧,而稍稍一動就會喘不上氣。
隆雲提到,CT影像往往會出現滲出改變,之前的很多所謂無症狀感染者,從醫學上角度來說是不嚴謹的,當然不排除少數人是無症狀感染,但多數還是有症狀,病人有感冒表現,比如頭痛、流涕、畏寒、低燒等,從臨床上說符合輕症或普通型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