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宅在家壓力大!「Good and New」分享法 聊出好心情可紓壓

▲▼全台三級防疫警戒,學童在家視訊上課,假日無法出遊,增添孩子心中的煩悶與壓力。(圖/門諾醫院提供,下同)

▲▼全台三級防疫警戒,學童在家視訊上課,假日無法出遊,增添孩子心中的煩悶與壓力。(圖/門諾醫院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因應疫情,全台三級警戒,大人居家上班,學童在家視訊上課,每天除了盯著電腦螢幕和老師、同學互動,假日無法出遊的情況下,更增添孩子心中的煩悶與壓力,門諾醫院臨床心理師蘇琳表示,其實每天關在家防疫,對大人小孩來說都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呼籲家長們安定好自己的情緒外,應多觀察孩子的表現,耐心陪伴與聆聽以協助孩子釋放心中隱藏的壓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讀小學三年級的小玉,自疫情升溫學校停課改成在家線上學習後,媽媽發現小玉的笑容越來越少,某日竟豪掏大哭起來,追問之下才得知,原來是因為每天都在線上上課,無法出門也無法與同學見面,讓她感到鬱悶、不快樂,內心越是期待盡快恢復校園生活,卻因為疫情的不穩定而引發心中焦慮,甚至開始感到失落。心理師表示,隨著三級警戒未解除的一天,類似小玉的案例將可能越來越多,提醒家長們可透過角色扮演、心情貼紙、寫日記或是睡前分享等活動,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適時的協助孩子抒發情緒與壓力。

蘇琳表示,短時間的放假不用上學對孩子來說或許是開心的,一旦時間拖長了,孩子渴望回到學校的心也會跟著增溫,尤其嚮往與同學之間的人際互動,再加上因疫情因素無法出門放風,孩子就像是關在鳥籠的小鳥,那份渴望自由的心及內在感受的變化,如果孩子沒說出口,家長是很容易忽略的。如何協助孩子一起度過在家防疫的這段時間,增進親子互動是最好的方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家長們可透過角色扮演分享活動,適時協助孩子抒發情緒與壓力。

依照不同年齡的孩子,父母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例如幼兒園的孩子年紀小,建議家長可以用角色扮演、畫圖、玩黏土等方式釋放孩子精力,由於他們的情緒表現是直接的,很容易在過程中不經意的展現出來,也藉此讓父母更能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6歲以上至國中前的孩子則可透過寫日記、貼心情貼等進行情緒察覺,甚至父母也可共同參與,透過一整天的心情貼圖,親子間在睡前彼此分享當日心情的變化,藉此抒發內心情緒,過程中不僅讓父母能夠了解孩子真實感受,也能讓孩子更理解父母的辛勞。

一旦孩子出現睡眠太少或太長、食量變大或變少、容易疲倦、話少安靜、煩躁易怒、沮喪難過甚至本來很有興趣的事情突然變興趣缺缺,建議可就醫尋求專業的協助。臨床心理師林美宇強調,疫情期間大人小孩都接收了很多的負向訊息,但即便如此,建議家長還是要以正向意義向孩子說明,同時可透過「Good and New」分享法在家「聊」出好心情,每天只要30秒到1分鐘,試著回想並分享24小時內發生的好事或發現的新鮮事,聆聽者在對方分享完之後,給予一個最真誠的回饋或掌聲,便輕鬆完成,而只要把尋找日常生活中的好事或新鮮事養成習慣,便能慢慢地培養出正面思考的體質!注入希望感,相信不論是大人或是小孩,都能減輕彼此內心的壓力與不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