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潘姿吟/專題報導
「三級警戒才剛宣佈,路上已經都沒有人。」受疫情影響,提供體驗品味服務的「老濟安青草店」,生意下滑到只有原來的1~2成,二代父子王榮貴與王柏諺苦撐著。
因為禁止內用,只能接一些老客戶的電話訂單、做宅配服務,「生意很差,還是照樣服務客人,跟SARS時一樣,也開店、寄貨。」他們認真示範出貨時在包裝上的消毒作業,而運送過程也只與固定配合的宅配業者合作,以做足風險控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老客戶訂單維持生計 寄件欄卻沒辦法寫萬華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是,還是有人希望包裹上的寄件住址欄,不要寫上「萬華區」,因為怕大樓管理員不願意幫忙簽收,「當下會覺得有點難過,但也是沒辦法!」王柏諺無奈說,當然只能盡量配合,畢竟消費者都是長期的老顧客。
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業者為了防疫、直接關門,態度很清楚:我不營業、我就是物資召集站!
顧客長期養生無法中斷 以苦撐等待解封
萬華人是團結的,店家幾乎都沒有營業,老濟安的客人主要是因為養生需求、習慣了草本調理,「突然暫停也不是很適合,如果我們不開店,就沒有辦法客製調配。」的確也沒有人上門,偶爾才有老顧客店取或宅配收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虧損?「一定會有,只要撐過這一波,應該會慢慢好起來。」他們如此深信。
疫情下見真情 萬華人獨有的處事態度
「其實我覺得萬華人比較是默默地承受一些事情。」王柏諺既溫柔又堅定地談起這塊成長之地,「也不太會去發聲、不太會特別去做很衝撞的事情給誰看。」
這個舊城區比較像個成熟大人,待人處事不會有無謂的情緒波濤,不管眼前是順境還逆境,就是去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
反倒是許多熱情的人、於心不忍,希望萬華可以更好、希望被污名化的狀態可以有所改善。
他們從網路發難,也號召在地人「應該一起努力做一件事情」,「讓大家看到我們萬華不是這麼糟糕的地方!」5月中疫情嚴峻時,老濟安也參與了地方活動。
做了什麼?其實是他們認為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像是很日常的互助、贊助物資,「或是可能是某某人染疫了、需要去做篩檢或被匡列,但他的家人面臨斷炊、臨時沒有辦法拿到物資之類。」王柏諺談起來輕描淡寫,這就是萬華最美的風景。
青草老店新風貌 接待年輕客
原本,老濟安原位於萬華龍山寺旁的熱鬧的青草巷,後因人們不再倚賴青草調理,人潮不再、生意下滑,青草巷沒落,再加上王榮貴漸長,便讓出店面,退守至倉庫的現址。
直到2017年臺北市政府商業處推動「臺北市美食店家再造計畫」,補助舊城商家改頭換面,但面對新的店型,不僅只是店變漂亮而已,還需要網路行銷,他才啟動接班計劃,把異鄉述職的兒子請回家,傳承為客人量身打造青草茶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老濟安店內吧檯常坐滿客人,也有觀光客慕名而來,現場體驗各式風味手沖茶,若喜歡,可現場配製沖泡茶包,因為文化特色強烈又有手沖茶體驗,生意算不錯,直到遭遇今年5月的本土疫情大爆發。
如今,剛經過疫情洗禮的萬華,正緩慢甩掉了身上的惡水,重新抬起頭、張開了笑臉,迎接外來的客人。
► 萬華拚重生|三水街魚丸店營收剩3成 挺醫護專屬炸物餐盒成特色
► 萬華拚重生|百年老店有SARS經驗 超前部署拚外送回補2成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