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邊境海拔4000公尺「瓦罕走廊」天險 玄奘曾騎大象經此返唐

▲中阿邊境瓦罕走廊。(圖/CFP)

▲中阿邊境瓦罕走廊。(圖/CFP)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建立後,對周邊情勢及區域穩定帶來變化,有輿論指出,與其相鄰的中國大陸在反恐作為上也將出現挑戰。不過,從中阿邊境的海拔4000公尺「瓦罕走廊」及帕米爾高原複雜地形形成的天險來看,自古以來便只有古絲路通道能穿越而過,解放軍也派駐高原適應兵種駐防,恐怖份子經此竄入大陸境內實屬不易。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塔利班武裝組織建立阿富汗新政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據悉,廣義的「瓦罕走廊」(Wakhan Corridor)平均海拔4000公尺以上,屬於高寒山區,除6、7、8三個月外,均為大雪封山期。中阿接壤的邊境地區皆為人跡罕至的荒漠高原,地勢複雜,氣候惡劣,不適合人類生存,僅有數條古道能穿越邊境。

「瓦罕走廊」自古以來便是絲路的分支,唐代玄奘法師於西元641年印度求法返程時,便是騎著古印度王贈送的大象經此古道返回唐朝。包括馬可波羅、斯坦因等知名探險家也都曾在「瓦罕走廊」一帶留下足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玄奘法師西行取經返唐便是經由「瓦罕走廊」古道。(圖/CFP)

不過,對於「瓦罕走廊」一詞,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侯楊方認為是近代的誤用。他指出,「將西起中阿邊境的瓦罕基爾山口,東至公主堡長達90公里的塔克敦巴什帕米爾稱為瓦罕走廊是錯誤的。」

侯楊方表示,人們通常認為中國境內的「瓦罕走廊」實際為新疆塔縣的卡拉其古河谷,它屬於塔克敦巴什帕米爾,並不屬於阿富汗的瓦罕地區。侯楊方強調,「瓦罕走廊」更像是一種文學化的表述,由於瓦罕地區整體形狀類似走廊,實際從歷史地理的意義而言,這個稱呼是完全不準確的,稱為「瓦罕谷地」更為合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阿富汗政權更迭後,對該區域形勢造成的衝擊力仍有限,除塔利班政府與北京政府保持密切溝通聯繫外,該區地理環境也較為複雜,武裝分子不易滲透,同時,解放軍在該處邊防也有能適應高原氣候的兵員駐守,恐怖份子很難大規模經此潛入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