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電將成常態? 陸專家:更嚴重缺電將在5年內頻繁出現

▲碳排放,電廠,交易,碳中和。(圖/CFP)

▲大陸限電情況嚴重,已影響到製造業生產。(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大陸限電擴散至10多省,許多工廠被迫限產、停產,企業更擔憂限電可能演變成常態。對此,大陸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馮永晟表示,預計「十四五」期間,更大範圍、更深程度的缺電現象將頻繁出現。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東北三省的限電情況是此波最為嚴重的,甚至影響到了民生用電,多位受訪專家指出,東北限電,其實與「能耗雙控」無關,東北上半年的經濟增速比全國慢一些,完成指標沒有什麼困難,而它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電力供應不足。

賀少華曾是黑龍江一家大型火電發電廠廠長,在他看來,這次黑龍江和整個東北供電不穩定的問題,早已露出端倪,而且幾乎是必然的,主因就是缺煤,「火力發電、供暖都需要煤炭,早至2009年,黑龍江就從煤炭調出省份轉變為煤炭調入省份,但是因為國內煤炭產能過剩,黑龍江發電廠一直可以買到低價本地煤和蒙東煤。」

自2012年下半年開始,因產能過剩,煤炭的黃金時代結束,煤炭業進入長久的低谷期。2015年左右,中國開始進行煤炭去產能,一個核心舉措,是關停一批落後的、安全不達標的小煤炭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2016年到2020年底,中國煤炭退出產能超過10億噸。華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表示,在去產能之前,中國的煤炭年產量大約是50億噸左右;去產能後僅有大約37.5億噸。此外,自去年開始,受產煤大省內蒙古涉煤反腐「倒查20年」;對煤炭開採安監、環保力度增大,以及超能力生產入刑等因素影響,大量煤炭產能被壓縮。

而在需求方面,從2017年至今,中國煤炭消費量再次出現回漲,恢復到了年消費40億噸左右,而這兩年釋放的先進煤炭產能大約2至3億噸。因此,煤炭總量的供需依有差值。

放眼整個東北地區,煤炭資源日趨緊張。有媒體統計,2020年黑龍江、遼寧、吉林原煤產量合計0.93億噸,較2016年的1.13億噸下滑約17.7%。周景宏說,近幾年,東北缺煤已常態化了,有些發電廠在年初價低的時候就開始儲下一年的煤,避開市場波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時,進口煤價格同樣暴漲。近一年來,國際動力煤價格已經增長數倍。動力煤進口長期佔國內使用量的5%至10%。受多種因素影響,中國今年從蒙古、澳大利亞的煤炭進口量有所減少。今年1至8月,中國進口煤炭1.98億噸,同比下降10.3%。

賀少華指出,2018年冬天時,大家都以為黑龍江的煤抗不過去了,沒想到運氣好,碰到一個暖冬,但是今年冬天,他覺得黑龍江煤、電保供有點難。一方面,黑龍江本地煤炭年產量大約從之前的1.2至1.5億噸下降至5千萬噸左右,而從俄羅斯進口的煤也因疫情而減少,且因為賣價更高,俄羅斯煤更多通過海運通道流向南方,而且今年可能是個冷冬。

儘管中國是富煤國家,但在多種因素的合力之下,此刻,中國卻站在缺煤的新節點。黑龍江省發改委的一份匯報文件寫道「今年的煤炭供需形勢十分嚴峻、前所未有,全國普遍缺煤少電,電煤價格高位運行,發電企業嚴重虧損,能源保供工作面臨巨大壓力。」

賀少華的一位在福建某國有發電廠擔任總經理的朋友說,現在不是價高價低的問題,而是哪裡也買不到煤。一家火電廠工作人員也說,「全力買煤」已經成為火電廠當前最重要的任務,買煤完全不考慮運費。顯示一場圍繞保供、找煤的戰鬥正在打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馮永晟認為,由於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的特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伴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電力系統以及需求側電氣化程度的提高,電力負荷的峰谷差勢必逐年增大,「尖峰負荷」現象將更加顯著,預計「十四五」期間,更大範圍、更深程度的缺電現象將頻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