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欽/Kyle Rittenhouse案無罪啟示

▲▼李騰豪斯(Kyle Rittenhouse)在威斯康辛基諾沙(Kenosha)衝突中開槍釀2死1傷。(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少年Kyle Rittenhouse在威斯康辛州Kenosha衝突中開槍釀2死1傷,陪審團以正當防衛為由判其無罪,引發討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在2021年11月17日,美國威斯康辛州巡迴法院的陪審團,針對2020年一名青少年Kyle Rittenhouse持槍殺死兩人、擊傷一人的案件,以正當防衛為由判處無罪,致引發兩極化的議論,美國總統拜登甚至也表達不滿。這起案件到底是在彰顯人民參與審判的可貴,抑或又再觸動種族歧視的神經,都值得關注。

2020年8月,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 Kenosha,因有警察在臨檢時,連開7槍射殺無攜帶任何凶器的黑人Jacob Blake,引發公民團體的示威,致使當地政府宣布宵禁,卻使抗議活動益發加劇。有人利用社群網站號召民眾前往該地區,以保衛當地居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當時17歲的Kyle Rittenhouse,即從伊利諾州前往威斯康辛,加入當地臨時組成的民兵組織,並持有致命性的槍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地警察雖嚴格執行宵禁,卻僅驅逐抗議民眾,對於持槍的民兵組織,卻以協助警察維持治安為由,並不要求其必須遵守宵禁的相關規定,致使民兵可在社區持槍遊走。

促發案件發生的原因在於某天夜裡,因警察執行宵禁,就驅逐在公園集結的示威民眾。驅離迫使群眾往社區移動,致與民兵組織接觸,雙方出現衝突,互相叫囂。就在兩方人馬分別散去後,有抗議民眾見到年紀輕輕的Kyle Rittenhouse卻持有致命槍械,即上前跟蹤,並持手提袋對其攻擊。Kyle Rittenhouse於慌亂下,開槍後逃往社區。有示威群眾追趕,欲取下其槍枝,又有一人因此被擊斃、一人受傷。Kyle Rittenhouse立即舉雙手走向鎮暴車,向警方投降,因此被捕。

雖殺人與被殺、被傷者皆為白人,但因起於黑人無辜警察所殺,以及充滿白人至上的擁槍主義者,都無可避免使此案被烙印上強烈的種族色彩。尤其是在Kyle Rittenhouse遭羈押期間,民兵組織也發起示威抗議,並將抗議種族歧視的標語,即「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改成「Kyle Rittenhouse lives matter」(Kyle Rittenhouse的命也是命),並發起募款活動,以籌措律師費,並也因此有律師願意免費為其進行辯護。

因此案發生於美國大選期間,當時代表民主黨參選的拜登,立即譴責民兵組織的無法無天,但時任總統川普卻大力讚揚Kyle Rittenhouse的英雄行為,致為此案再添自由與保守、黑與白衝突的柴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在2021年11月,此案正式進入陪審團審理,無論法庭內外都充滿火藥味。檢方雖一次列有9個訴因,擺出一定要讓被告入監的態勢,但被告則以正當防衛為抗辯。至於是否有正當防衛的情狀,除了傳喚諸多目擊者交互詰問外,即是當庭勘驗現場錄影內容。但因現場影片有多位民眾拍攝,甚至警方的空拍機,但都有各自的死角且多屬片段,故到底要勘驗哪些影片便引發爭執。

而此案一開始,總共選了20名陪審員,但在審判過程中,一人因生病、一人因向法警開了被害人的玩笑而遭剔除,並在言詞辯論終結後,才由被告抽出6人為備位陪審員。至於12位陪審員,總共有7位女性、5位男性,白人占11位。而此案的評議時間,竟花了三天的時間,這必然是因要達成一致決,以避免僵局判決所致。故雖然評議的結果認定屬正當防衛,但可以想像,在評議過程中,必有相當激烈的爭辯。

而如果單純只看被害人先對被告攻擊來看,被告主張正當防衛,確實有其正當性。只是由於影像與目擊證詞的片段性,還是有各自解讀的極大空間,且就算正當防衛之情狀,但以致命武器對抗非槍械之攻擊,恐也有防衛過當,而非絕對無責之問題存在。

更值得觀察的是,陪審團的白人有11位,雖與威斯康辛州白人占98%的比率相符,但是否在選任程序,有色人種即被以無理由的剔除權加以排除,也是此案難以得知,卻可能是決定評議結果的關鍵因素。總之,Kyle Rittenhouse的無罪,到底是象徵司法民主化的勝利,抑或又是一個帶有種族偏見的結果,又陷入兩極化思維的各自解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好文推薦

吳景欽/【超商勸戴口罩劫】有精神病史就無罪嗎

吳景欽/【瑪莎拉蒂惡煞】現行犯逮捕僅限犯罪實施中嗎

吳景欽/判決確定前的監護處分難題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所教授兼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