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家是溫暖的避風港,但對租屋族來說,卻是存在著許多不穩定感,其中一大苦惱,就是得隨時做好東搬西遷的準備,補習班數學老師梁俊偉就有這樣切身的經驗,「我住在南港蠻多年的,住過3、4個地方,也有一陣子住過汐止,幾乎每2、3年就要搬一次家,搬家原因很多時候都是屋主想收回自用,或是想賣掉…」,他也提及曾經租屋住在工業區,每次回家要爬4、5層樓,還要拿著很多重物,連小孩也跟著一起受苦。於是他嘗試參與臺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最後靠著木工專長成功入住。
在住進社宅以前,梁俊偉可說是居無定所,常面臨住沒多久就要再換地方租屋的窘境,也因為一直在搬家,對家具常有需求,有時看到比較堪用的,就會利用自身的木工技能嘗試修復毀損部分,過程中累積不少木工經驗,在得知臺北市政府辦理的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依據專長提出具社會性、公共服務性等相關提案,經徵件入選後,有機會免抽籤入住社宅,他順勢把握機會,以「愛護地球、廢棄家具回收再利用」為主軸,向東明社宅申請提案,為了完整表達計畫內容,還特地找親友幫忙潤飾簡報,展現決心,也順利入選,他笑說,「那份開心的心情,直到現在都還延續著,尤其接下來6年剛好是小孩童年最重要的時期,可以給他們一個很好的回憶,當初真的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決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儘管梁俊偉以青年創新回饋戶身分申請住進社宅,但在加入青創團隊初期,也遇到各種阻礙,除了忙著搬家,還須兼顧青創計畫,途中受到疫情影響,導致各項活動停擺,讓居民們對青創團隊存疑,「前半年因為疫情關係,沒有什麼貢獻,會有人認為我們不用抽籤,一開始對我們很排斥,就連我也不敢讓人家知道自己是青創」,直到有住戶親自參與青創夥伴開設的課程、大型社區活動,才對他們有了新的認識,「久了之後,他發現真的可以學到東西,所以從一開始很敵對的狀態,到後面是改觀並給予肯定。」
以梁俊偉來說,他的木工教學讓大家學會如何親手打造生活物品,把舊物簡單改造後仍可再使用,他也積極爭取閒置空間,並自費買機具,方便前置作業,課程能更有效率進行,在社宅內部持續回饋;他認為,生命中不是只有工作賺錢,透過社宅青創回饋計畫,可以發揮自己的長才,鼓勵更多有專長、有理想、有熱忱的人可以一起加入。而這項計畫也為他帶來意想不到的一大收獲,「我在南港住了10幾年,平時幾乎沒有機會認識新朋友,更別說是要辦活動和居民、里長與附近商家互動,但在加入青創團隊後,不僅結識了很多夥伴,在專長及課程上互相分享,也一起從事各項戶外活動,彼此就像家人一樣。」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像梁俊偉一樣的青創戶,還有他們,來自明倫社宅的「大魚夫妻」許婉榆、陳弘智,把知識、技能、態度與生活情境結合,搭配戶外走讀活動,透過每月的小學堂主題課程,增進社區居民的交流與互動,同時深入了解社區周遭的人文、藝術相關景點,例如在疫情三級警戒後開設的一堂課,就帶著參加住戶DIY造紙做卡片,也走到孔廟導覽參觀。
離開家鄉到外地工作、生活本就大不易,光是落腳的第一步,就要先面對找房子的各種困難與煩惱,地點、環境、租金等都必須列入考量,許婉榆說,「來到台北第四年,房租一直是所有生活開銷最重的負擔,第一年為了節省房租,住的地方旁邊就是垃圾集中區,時不時有蟑螂從門縫爬進來,原本超怕,後來已經訓練到完全不怕牠了,但後來又發生樓上廁所管線破裂,漏水漏到我們的天花板上面有狀況」,為了擺脫租屋困境,他們試著申請承租國宅,結果抽籤要排12年,也申請過其他社會住宅,抽中的順位也很後面,最後他們決定走新的路,參與社宅青創回饋計畫,用「專長」入住社宅。
「我本身是英文和華語導遊,覺得可以結合這樣的專長,下班後的生活也能更精彩一點,在盤點自己的能力可以為社區付出什麼之後,接著花了兩個星期到一個月的時間,開始瘋狂準備計畫書,在得知入選後,真的超開心,至少有3~6年可以先不用擔心之後要去住哪裡。」擔任青創明倫團隊總召的許婉榆,一邊忙著搬進新家,同時還要與其他夥伴共同策辦入厝活動,而活動當天不但邀請整個社宅380戶居民一起參加,包括鄰里居民也都來了,「那一次主題滿特別,為了敲鑼打鼓慶入厝,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找鼓、鑼以及一些表演團隊,另外,在地保安里張里長也特別贊助200多人份量湯圓跟米粉,共襄盛舉。」
在過去的租屋經驗中,許婉榆透露自己完全不會與鄰居來往打交道,甚至連看到打招呼都有些尷尬,但加入青創團隊後,不僅與居民打好關係,更和青創夥伴們建立起「家人」般的情感,推薦有意者大膽提出好點子參與社宅青創徵選,「透過青創回饋計畫,社區的活動變多,不但能拉攏大家的凝聚力,也可以讓有共同興趣的人湊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在青創夥伴互相幫忙支援下,不用害怕只有自己一個或兩個人要怎麼執行。」
臺北市自106年起推動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主要目的是讓青年創新種子住戶滾動社宅社區,以多元形式讓居民走出家門,匯聚社區意識,目前已有百位青創夥伴,透過該機制分別住進七個社會住宅,靠著擅長領域與經驗,擔起社區橋樑的角色,投入社區營造及社區公共事務,藉由帶領活動、開課以及藝術行動、親子共學等,貢獻各自的專長提供服務,促進鄰里交流,創造一個大人、小孩都可參與的社區平台,在不同體驗中串起人際連結,也為社區注入新的能量。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