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以芳/崇禮報導
2022年北京冬奧明年冬2月4日開幕,《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前往張家口比賽場館採訪,發現沿路都是人造雪機,場面壯觀。不少中外媒憂心「大量人造雪是否破壞環境?」奧體建設開發公司總經理賈茂亭對外受訪強調,人工造雪多為水庫引調水,以及回收雨水、融雪水等,絕對不會抽取地下水,破壞自然地貌。
「科技環保、綠色低碳」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理念。這次中外媒體分別有走訪張家口國家跳台滑雪中心、國家越野滑雪中心以及國家冬季兩項中心,三大賽場位於崇禮古楊樹場館群。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記者團採訪途中,清楚可見許多「人造雪機」不斷趕工,狂噴灑人工雪,高十多呎的雪瀑,遠遠看有如白色瀑布直衝天際,沿路加起來至少十多台大型造雪機一起運作,場面壯觀。中外媒體也高度好奇,「人造雪」的「水」是哪來的?
接受媒體採訪的奧體建設開發公司總經理賈茂亭首先釐清人造雪使用原因。他表示,全世界比賽都一樣,天然雪硬度無法滿足像冬奧重大賽事的比賽要求,因此場地都是硬度更高的人造雪。國家跳台滑雪中心、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兩大賽場,合計大約需要25萬立方公尺的水能滿足造雪需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外媒質疑,「有抽取地下水來造雪嗎?是否破害環境?」賈茂亭進一步解釋流程,人工造雪用水分為四大類,分別是水庫引調水、回收雨水、地表逕流水、融化雪水。集中後先引流到沈澱池,大約三、四天時間,等淨化達到標準,再送到各比賽場地造雪。
賈茂亭特地強調,「我們沒有開採,不會對地下水造成破壞。」每場比賽後,工作人員連夜持續壓雪,為次日比賽打造最合適的用雪硬度。至於今年積雪融化後的雪水也全部收集,明年繼續循環利用,一滴水都不浪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二處副處長古楊樹也說,為了比賽用雪質量,世界國際重大賽事基本採用人工造雪,這種方式不會對區域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據了解,冬奧各賽區水資源運用十分謹慎。人工造雪系統採用先進的高效節水造雪設備和智能化造雪系統,根據外界環境動態保持最佳造雪效率,節約用水。外加氣象實時監測,在適當時機造雪,避免浪費水資源。
除了科技環保,低碳交通也是北京冬奧會實現碳中和承諾。《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在張家口市採訪,發現市區開始投入大量新能源公車。目前,延慶賽區和張家口賽區預計安排700多輛低碳交通車,提供接駁服務。
張家口市氫能與可再生能源研究院執行院長王賀武受訪也表示,這些氫燃料大客車在冬奧賽事期間,預計可減少二氧化碳減排量1.1萬噸,相當於5萬餘畝森林一年的碳匯蓄積量。比起柴油引擎1公里排放1.2公斤的二氧化碳,氫燃料引擎可做到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