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佩翊/編譯
大部分的人都有定期接受全身健康檢查的習慣,不過日本卻有一名醫師直言,其實健康檢查做太多也只是「自己嚇自己」,因為人類一旦上了年紀,健檢報告上多少都會出現「紅字」,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本來就不一樣,不該用相同標準看待。他強調,真正的健檢重點應該要放在「心臟」與「腦部」等2大關鍵。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日媒PRESIDENT Online報導,日本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表示,根據各國《勞工健康保護規則》或《勞動安全衛生法》等法規規定,雇主必須要定期提供勞工健康檢查,因此幾乎所有人出社會後都會定期接受健檢。然而很多人會發現,一旦過了40到50歲,健檢報告就會出現許多「異常數值」,使得大部分的人因此感到焦慮。
通常醫師都會建議患者改變生活習慣,來改善數字,不過從醫超過30年的和田秀樹卻直言,沒有必要因為健檢的結果就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因為根本沒有研究能夠證實健康檢查能夠讓人更長壽。他建議,年紀越大,越應該遵守「加法醫療」,也就是攝取足夠的營養,同時防止細胞發炎、身體酸化,而非減少攝取某些東西。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和田秀樹提到,就算是小學生之間,也有跑得快的孩子和跑得慢的孩子,而人到了80歲,彼此之間身體狀況與年輕時相比,差距一定更大。就像有的80歲老人可能罹患失智症,有人臥病不起,但卻也有人能夠繼續工作。到了2060年,每2.5名日本人中,就會有1人是超過65歲的長者,人類即將迎來百歲時代,因此更該理解每個人一旦上了年紀,身體狀況本來就會有差距,然而健檢卻只用單一標準去評斷每個人的健康情況。
他表示,現代醫學雖然發達,但是也比不過遺傳與年紀,因此不需要太過神經質地去管理自己的生活習慣,只要不要太過誇張即可,例如過度飲酒或是暴飲暴食。
日本大部分的全身健檢大約會進行50到60個項目,但是其中有明確證據指出會影響到健康的只有血壓和血糖值等,也就是說,要從其他項目預測未來的身體健康以及發病機率,根本是微乎其微。其實健檢真正重要的關鍵應該是「心臟」與「腦部」檢查。
心臟與腦部檢查必須仔細地考慮接受檢查的病患的個人健康情況才能進行判斷,也就是說並非大眾的單一標準,而是會參考每個人的身體差距,而這樣的精密檢查才能真正的提前預測可能發生的疾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