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歌姬「珈樂」日吸金800萬! 陸網黑科技瞄準市場拚「人人可虛擬」

▲大陸虛擬主播。(圖/翻攝網路)

▲大陸VTuber女團A-SOUL主唱珈樂(Carol)在生日會上載歌載舞。(圖/翻攝Bilibili)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大陸VTuber女團A-SOUL成員珈樂(Carol)在2021年11月4日的生日會直播上吸引百萬粉絲齊聚慶生,直播收入超197萬元人民幣(約847.1萬元新台幣),位居B站(Bilibili直播平台)虛擬主播年度單日收入榜首,同團的其餘成員也在各自的生日會獲得單日超百萬收入,證明虛擬主播也可和真人主播一樣透過「抖內」(Donate)累積財富,虛擬主播的新藍海業態也引起外界關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陸B站2021年日營收TOP1虛擬主播獲利分布圖。(圖/翻攝澎湃新聞)

虛擬主播日進斗金 二次元追星裂變商機

直播業在網路科技不斷更新換代、推陳出新的帶動下,由於參與門檻較低,對學經歷也沒有特殊要求,逐漸成為一般民眾獲取財富的一條捷徑。大陸直播平台在數年間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有專攻遊戲的虎牙、鬥魚平台等,也有創出UP主一詞的B站或短影音平台抖音、快手,不少素人成功透過不同形式的直播內容,搭配大陸廣大的市場,迅速累積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新血持續投入,真人直播市場漸趨飽和,虛擬主播VTuber的出現,憑藉年輕族群對「二次元」世界的投入,虛擬主播逐漸在直播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根據B站數據統計,2021年TOP1虛擬主播的日營收額約在1萬至10萬元(人民幣,下同)間的天數約佔67%。

在B站有數據紀錄的300多天中,單日獲利最高的珈樂於生日會直播得到197萬元人民幣的「抖內」,而單日最低收入的則是釘宮妮妮(Ninico)的14254元人民幣。數字的落差恰好反映出虛擬主播市場中,粉絲對於收看直播的體驗和經營團隊使用的成本差異,而最大的差異來自於2D形象和3D形象的呈現。

▲大陸虛擬歌手洛天依登上央視春晚節目表演。(圖/翻攝央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腰束奶澎」虛擬形象滿足觀眾遐想 初代歌手洛天依出道10年登春晚

以字節跳動旗下的VTuber女團A-SOUL為例,5名成員有御姐、蘿莉等風格完全不一的外在形象,滿足不同喜好的觀眾觀感。成員之一的乃琳(Eileen)有著「腰束奶澎」的造型,再加上極具磁性的溫柔嗓音及清楚的咬字,被定位為團體裡的MC擔當(主持);至於人氣最高的珈樂則是擁有一頭藍黑色俐落短髮和大長腿,優美的歌聲也被定位為Vocal擔當(主唱),吸引眾多粉絲追捧。

外界所熟知的全球虛擬偶像包括日本的初音未來、美國的VTuber CodeMiko等,出道10年的洛天依則是大陸最具代表性的虛擬「前輩」。洛天依擁有灰髮、綠瞳,佩戴著碧玉髮飾,腰上還掛著中國結,是一名呆萌且溫柔細膩的「永遠」15歲少女。

洛天依不僅在網路上累積大量粉絲,她的成名也讓官方正視虛擬偶像的影響力。洛天依在2021年登上大陸年度收視率最高的《央視》春晚舞台獻唱,也數次在地方春晚和大型活動中獻技。洛天依團隊負責人曹璞表示,團隊年度收入包括周邊(商品)、專輯發行、演唱會、廣告代言和遊戲費用,加總起來超過數千萬元人民幣。

▲「小K直播姬」的擷取技術將虛擬主播的入門門檻降低。(圖/翻攝網路)

科技騰飛助攻VTuber 「人人皆可虛擬」時代快速降臨

VTuber從2D形象跨越成為3D角色,可在虛擬場景內走動、表演,與觀眾互動,大幅增加觀眾的沈浸式體驗感,也讓觀眾更加願意給予「擬真」的偶像「金援」。同時,借助科技的進步,大陸已經出現全球首款免穿戴視訊動態擷取3D直播系統,跨出「人人皆可虛擬」的第一步,進一步降低成為虛擬主播的門檻。

由北京雲舶科技推出的「小K直播姬」推出後便吸引大陸不少頭部虛擬主播使用,包括在B站擁有百萬粉絲的冰糖IO及新月冰冰、泰蕾莎等。藉由小K直播姬的技術,互動能力更強的小K直播姬迅速在B站、鬥魚、酷狗等直播平台快速裂變。

雲舶科技研發的小K視訊動態擷取技術,讓使用者無需穿戴任何設備,僅需透過網路攝影機便可完成身體、手指,表情等高精度實時3D擷取,讓這項具有嚴苛條件的動態擷取技術走入民間,成為UGC製作低成本、高品質的虛擬主播利器。

▲字節跳動旗下VTuber女團A-SOUL。(圖/翻攝網路)

2021虛擬主播井噴式成長 放眼2022從二次元邁入大眾化

按數據分析,大陸2021年虛擬主播及虛擬偶像等相關產業,從二次元文化族群走進大眾視野,藉由虛擬偶像周邊創造出的市場規模約為1074.9億元人民幣(約4622億元新台幣),進入2022年,整體效益或漲至1866.1億元人民幣(約8024.23億元新台幣),核心市場規模可達120.8億元人民幣(約519.4億元新台幣)。

大陸在虛擬市場投入的企業不僅僅是B站、騰訊、字節跳動等大型網路科技公司,也有許多動漫工作室或新創公司,從動畫、遊戲等既有的業務中尋找虛擬形象IP,同時,也在虛擬主播圈創造新IP,透過直播、商演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