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央社記者周世惠舊金山10日專電
根據一項分析COVID-19患者染疫前後的大腦斷層影像的新研究,即使是輕症患者也有大腦萎縮、灰質減少的情形。專家表示,染疫造成的腦損傷是否不可逆轉,仍待更多研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人員根據英國生物醫學資料庫(UK Biobank),對最近3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前後各做一次大腦斷層的785人進行分析,這篇論文7日發表在科學雜誌「自然」(Nature)。
研究發現,有401人於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期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他們多屬輕症、無需住院、年齡在51歲到81歲之間。和沒有染疫的384人對照組比起來,新型冠狀病毒加速輕症患者的大腦灰質流失。
大腦灰質是中樞神經的一部分,主管記憶與情緒等,並影響人際溝通。研究人員表示,在自然老化的過程中,人們的大腦每年平均會損失0.2%至0.3%的灰質。
這項研究發現,即使輕症的染疫者,在多個大腦區域減少0.2%到2%的灰質,包括和嗅覺有關的海馬旁迴(parahippocampal gyrus)和眼窩額葉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都受到影響。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也發現,COVID-19染疫者有腦萎縮和腦組織損害的情形,導致患者注意力下降、做事效率不彰。不過,從這項研究無法得知相關的問題是否隨著康復後有所改變或改善。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今天報導,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免疫精神病學家巴特利(Christopher Bartley)表示,這項新研究證實了過去一些研究的結果,「染疫確實會對大腦帶來某些改變」,但不意味著腦損傷不可逆轉。
史丹佛大學腦神經醫學教授孟赫(Michelle Monje)表示,部分COVID-19患者出現的「腦霧」(brain fog)症狀,與許多接受放射性治療癌症病人經歷的「化療腦」(Chemo brain)很類似,目前醫界正發展治療策略。
由於這項研究的參與者多數沒有接種COVID-19疫苗,專家認為相關結果不見得能夠推廣到所有的染疫者。已接種疫苗的突破性病例究竟有無大腦受損的情形,痊癒後能否逆轉、會不會有長期副作用,仍待更多研究探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