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有2大可能結局 分析:某種和平協議或持久衝突

▲▼俄羅斯總統普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圖/路透社)

▲俄羅斯總統普丁(左)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右)。(圖/路透社)

記者詹雅婷/綜合報導

烏俄戰事持續僵持,雙方交戰自2月24日起迄今未歇,聯合國最新推估數據,至少已有925名平民死亡、1496人受傷,然而真實數字恐怕要高得多。半島電視台分析,這場戰爭接下來最有可能的結果有2種,也就是某種形式的和平解決方案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衝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莫斯科政府原先計畫拿下烏克蘭的閃電戰宣告失敗,俄羅斯總統普丁更在2月底宣布核威懾部隊進入「特別警戒任務」狀態。北約(NATO)已明確聲明不會捲入這場衝突,例如部署軍隊或是在烏克蘭上空劃設禁航區,促使俄羅斯軍事方面徹底失敗變得不太可能。

*長期或短期的解決方案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3月15日首度表態,烏克蘭恐怕無法很加入北約,但也堅持要求西方提供強而有力的安全保障,外傳烏克蘭也願意針對裁減軍備(disarmament)、俄語在烏克蘭的地位及所謂的去納粹化等進行協商。

不過,雙方在另個議題上似乎僵持不下,那就是對俄羅斯2014年併吞的克里米亞地位以及早已交戰8年的親俄頓巴斯地區的地位。對普丁與澤倫斯基來說,在此議題上讓步都將嚴重政治方面的代價,或相當於投降,這是兩人為了延續政治生命雙雙避免的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烏克蘭南部城市馬力波(Mariupol)從3月2日開始遭俄軍圍困至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卡內基莫斯科中心非常駐學者史塔諾瓦亞(Tatiana Stanovaya)坦言,即便雙方協商有了突破,簽署某種形式的協議,也無法保證協議實施,「在所有條件都滿足之前,我不認為俄羅斯會同意撤軍」,只要無法全面執行達成的協議,俄方將持續加強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資深副研究員蓋雷歐蒂(Mark Galeotti)則說,如果無法在短期內達成可行協議,可能將導致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建築物受到戰火波及受損。(圖/路透)

不過史塔諾瓦亞及蓋雷歐蒂都說,戰爭不太可能持續多年。第一,西方對俄羅斯懲罰性制裁將削弱其在烏克蘭長期用兵能力,除了重大軍事人員損失,估計每日成本高達數千萬美元。第二,俄方難以維持對佔領區的控制,當地人仍忠於基輔。第三,西方隊烏克蘭的經濟軍事支持可加強烏克蘭抵抗力量,使得俄方未來任何推進行動變得非常困難。

*戰後的烏克蘭

烏克蘭經濟已因戰爭受到重創,甚至開戰前資金大舉外流。烏克蘭財政部長表示,約30%經濟活動停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估,烏克蘭今年經濟恐萎縮35%。道路、鐵路等重要基礎建設均嚴重受損,多個港口被俄羅斯拿下。

▼數百烏克蘭民眾在空襲來臨時,擠在一個斷橋下躲避空襲。(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柏林自由大學東歐研究所研究員伊什琴科(Volodymyr Ishchenko)表示,對烏克蘭來說,加入歐盟、強大財政援助、俄羅斯撤軍會是最好的狀況,激勵烏克蘭人忍痛接受讓步,同時牽制極端民族主義勢力。不過即便烏克蘭在歐盟會籍上得到保證,仍將面對艱難過渡期。

至於其他情境恐怕會為烏克蘭帶來破壞力更大的影響,假若戰爭持續,將讓極右翼運動有機會接管軍事或國家機構,而俄方拒絕撤軍可能導致烏克蘭社會分裂,出現魁儡政權。

*戰後的俄羅斯

俄羅斯的經濟及社會同樣也會面臨戰爭帶來的巨大後果,據推測,俄國今年GDP可能萎縮8%至15%,通膨率上看20%。與此同時,西方制裁措施削弱莫斯科償還債務的能力,導致跨國企業大規模撤出俄國市場,對失業率飆升的擔憂加劇。蓋雷歐蒂直說,「俄羅斯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恢復,重建軍力更需數年,而重振經濟所需時間更久。」

為了壓制反戰聲浪,俄國政府掃蕩批判性媒體及異議分子,包括獨立電視台電視雨(TV Rain)、莫斯科回聲電台(Echo of Moscow)都被禁播,超過1.5萬人被捕。普丁更在3月16日的談話中,把反戰人士稱為叛徒,強調俄羅斯應該進行「社會清洗」。外傳許多俄國人深怕受到鎮壓選擇離境,人數達20萬至30萬人。

▼俄軍公布「戰果」,聲稱繳獲許多來自烏克蘭部隊的反坦克飛彈。(圖/翻攝自俄羅斯國防部YouTube)

史塔諾瓦亞認為,這場戰爭已對俄羅斯政治社會造成不利,就算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也無法扭轉局面。

伊什琴科則說,長遠來看,克里姆林宮將不得不採取另種政治經濟模式,「獨裁手段將不足以繼續把持權力」,政治必須重組,為建立擁有大量黨員、能夠圍繞普丁形象及帝國主義意識形態去動員群眾的政黨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