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進來是好事!」專家嘆:疫調我都懶得做了 喊話當前最重要1事

▲▼中和景福臨時機動篩檢站。(圖/記者許靖騏攝)

▲近期本土疫情有升溫趨勢,但專家認為,現在的重點不在疫調。(圖/記者許靖騏攝)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本土疫情連日新增雙位數確診,看似疫情升溫,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對於現階段的防疫作為並未特別嚴格管控,僅是維持現狀。而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觀察這波「不緊張」。她說,目前的政策重點不在疫調了,且以香港的例子來看,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應變計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點名基隆傳播鏈,擔憂重演去年5月的情況。不過,何美鄉在公視昨(29)晚播出的《有話好說》提到,這波疫情「才不會緊張。」她直言,「病毒進來是好事」,某種程度可把Omicron當作第四劑疫苗,但前提是一定要打完第三劑。何美鄉強調,世界上沒有任何的社區或國家可免於新冠病毒的傳播,再加上Omicron的傳染力如此強大,「不要說是人定勝天,這樣的疫調我都懶得做了。」

何美鄉指出,現在的重點不是疫調,「而是防疫」。要為未來可能暴增的病例做準備,這是比較重要的,她坦言「我不緊張疫情,我緊張的是我們有沒有準備好。」

何美鄉提及香港經驗,排除疫苗施打,香港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應變計畫」,因此台灣現在的情況是要盡量圍堵沒錯,可是「如果我是疫調負責人,就不會去查。」她認為,應該要把力氣放在「組織」這件事。

至於何謂做好準備、應變計畫。何美鄉舉新加坡為例,他們調查有99.7%的確診患者都是輕症,與台灣現階段的染疫者情況非常類似,或許未來感染到長者就不一定;但同時也可知道,「不要把醫療量能全都放在這些輕症者身上」,而是怎麼分流,如:75歲以上慢性病長者、任何年齡免疫不足、三歲以下小孩、孕婦等若染疫後,要特別注意及追蹤。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他所有輕症患者都放在家」何美鄉知道台灣人可能不習慣,所以如何做好基層醫療的溝通管道也顯得十分重要,包括分配社區醫療,因為台灣人的習慣就是要看醫生,這些事都要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