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穎:6月初疫情高峰 若醫療崩盤居隔3+4可延長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國內本土確診昨日(11日)新增5萬7188例,另增8例死亡個案。台大兒童醫院主治醫師、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11日在民進黨中常會後表示,台灣疫情可能會在6月初到達高峰,若確診人數太多、醫療量能過載,到時有可能會將居隔政策從3+4天改回10+7天,或是考慮改變其他防疫規定。

▲李秉穎認為,未來最重要的是降低重症和死亡比例。(圖/指揮中心提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指揮中心日前曾推估11日單日確診數會超過10萬例,但實際增加數量為5萬7188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都是根據數學模型的推估,疫情有高低的推估,無法每天都非常準確;而整體防疫部分,陳時中說,除了人工防疫力量,另外就是自然感染形成的屏障,這些都能達到一定效果,希望能把疫情控制在一定範圍,不要暴衝式成長,醫療量也要能接得上來,因此目前沒有一下子就要加嚴管制的考慮,這段時間也是台灣重大的轉型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台灣未來的疫情走向,李秉穎11日在民進黨中常會後表示,國內疫情尚未達到高峰,是否應該採取更嚴格的防疫措施還有待觀察,估計6月初就會達到高峰,若到時每日新增的確診人數太多,醫療量能也過載,可能會考慮縮緊防疫措施,雖然不一定會升到三級警戒,但居隔政策可能會從3+4天改回10+7天,畢竟居隔時間不同,會漏掉的感染機率也不一樣。

李秉穎之後也在臉書PO文中補充說明,如果疫情太嚴峻,可以考慮加嚴防疫規定,例如改回10+7,但不是一定要改回10+7,那只是舉例,也可以是5+7、7+7,或是考慮改變其他規定,不一定是居隔的規定,況且現在台灣的醫療也沒有崩盤。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李秉穎認為,若疫情達到高峰時,民眾的防疫自主意識較高,曲線高峰可能就會從高山變成丘陵,疫情持續時間會比較長,形成上升較快、下降較慢的曲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對於醫療量能的停損點,李秉穎提到,韓國確診者的死亡率大約是千分之1,其他國家也落在千分之2至5之間,希望台灣的死亡率能更低一些,如果可以維持這個水準,就代表防疫成功。

另外,李秉穎也提醒,未來最重要的是降低重症和死亡比例,老年人的感染情況也要特別注意,因為他們是高風險族群,一旦發生較大規模的群聚感染,可能會提高重症和死亡比例,進而影響到醫療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