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低海拔試驗站成立20餘年來,陸續蒐集並培育27種殼斗科植物,部分植栽已可結果,能供試驗站收容的台灣黑熊食用,也都是牠們愛吃的食物,扮演圈養黑熊食物豐富化的重要角色,成了可愛黑熊的自然農園。
特生中說表示,台灣的殼斗科植物(包括原生及引進栽植)約有46種,自低海拔至高海拔都可發現其分布,為中低海拔闊葉樹林重要的組成分子,常與樟科植物共同組成「樟櫟林」森林。殼斗科植物的果實,主要由具有硬殼的堅果與帽子狀的殼斗所構成,看似戴頂帽子的果實,模樣十分可愛討喜;其堅果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B群等多種營養成份,是秋冬季節野生動物的重要食物來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特生中心指出,台灣黑熊會在秋季進食大量殼斗科植物的果實,儲備度冬的能量,除供作食用外,殼斗科植物亦提供優質木材製作家具、釀酒用橡木桶、軟木塞及香菇椴木等,而頂級的食材松露,便是與殼斗科植物細根共生的真菌類。
特生中心說明,低海拔試驗站位於台中市和平區烏石坑山區,是國內重要的台灣黑熊收容場域,近年更是扮演失怙小熊及緊急救援黑熊的「中途之家」角色,為照養這些國寶黑熊,低海拔試驗站導入環境與餵食豐富化、動物醫療照護訓練等課程,維持黑熊的身心健康,增進圈養動物的福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特生中心強調,殼斗科植物的果實,一向是黑熊們最愛的食物之一,站內黑熊日常照養的食物來源主要為市售蔬果,而加入各類殼斗果實,除豐富食物內容外,亦可提供市售蔬果缺乏的營養素,讓黑熊的食物更多元與均衡,試驗站除收容與照養黑熊,未來將結合站內的黑熊收容場域、黑熊野訓場及熊熊的自然農園「殼斗科植物區」,逐步發展為黑熊保育教育宣導據點,為台灣黑熊保育提供一個可身歷其境,體驗黑熊生活的特色解說教育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