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依儒/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拜登本月23日在東京正式公布「印太經濟架構」(IPEF),儘管首輪並未納入台灣,但仍引發國內關注。對此,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也在Podcast節目《Wow世界熱鬧什麼?》中分析目前拜登政府提出的IPEF四大框架,並直言這份架構可能「短期內難以達成成效」。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拜登23日指出,IPEF將包含四大支柱,分別為「公平有韌性的貿易」、「強化供應鏈安全」、「基礎建設、脫碳」、「稅收、反貪腐」。楊永明分析,貿易針對的就是勞工環境,可能所有參與IPEF的國家都要遵循一個統一的勞工標準,但各國經濟體系大小都不同,不可能全部使用同一份規範,所謂「高公平、高標準、有拘束力的規則」,就是要寫給美國國內看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其中最重要的屬「供應鏈安全」,避免供應鏈受到塞港等外力,或非供應鏈參與國家、企業影響,來維持美國高科技供應鏈的安全;而IPEF若建立一個新標準,或許各參與國就能簡化美國科技產品出口的「實體清單」管制程序,也明顯會對中國產生威脅。
不過,楊永明表示,IPEF還沒有確切的實質內容,但針對目前公佈的大框架來看,短期內可能難以達到成效,第一是因為範圍廣泛、議題複雜,但卻尚未看到降關稅、簡化貿易程序、投資保障等經濟誘因;第二是內容涉略到各國需讓渡部分主權,不僅會造成參與國國內調整需內政,各國不一定會同意;第三,中國已是東南亞、日韓最大貿易夥伴,加入IPEF是否等於經濟選邊站?特別是在全球產業分工、亞洲供應鏈都已成熟的情況下,特別是以中國為主的製造消費形成的供應鏈、群聚效應,倘若現在突然強加一個新規則,很有可能會造成混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永明總結,IPEF不是傳統的多邊貿易協定,並非用來取代先前美國退出的CPTPP,也並非要取代現在由中國主導的RCEP,而是有點像是「地緣政治俱樂部」的概念;至於台灣被納入?他也說,台灣若加入,IPEF的抗中戰略就會太明顯,可能造成其他國家不願選邊站的情況,因此短時間內不會這麼快被納入。
★《Wow世界熱鬧什麼?》:每周20分鐘,國際情勢一點通★
►Apple |Spotify|SoundOn|KKBOX|Google |Fir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