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內可能二度感染!指揮中心鬆口「研擬定義」 張上淳解釋了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開專家會議討論二度感染定義,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17)日受訪表示,初步比較確定為2週內,如果症狀好轉又再度出現症狀且快篩陽性,會視為「症狀再反彈現象」,非再次感染;至於3個月內則有可能是陰陰陽陽,也有可能再次感染,就要綜合資訊判斷。

指揮中心日前解答確診解隔離後,3個月內仍出現快篩兩條線,大多是「陰陰陽陽」的階段,短時間內重複感染的機率低;但近期衍生不少爭議,包含再次陽性領藥、是否居家照護等。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說,近期有不少人反應類似問題,這部分會再請專家討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上淳受訪表示,是否二次感染,3個月以後是比較容易認定,1~3個月之間必需要有資訊來綜合判斷。一般來說,兩週內比較容易可能有「症狀再反彈狀況」,主要是確診者經過治療症狀改善,快篩也陰性,但在停藥幾天之後,症狀又再出現,快篩又可能再出現陽性,PCR時Ct值又變成很低,此時應屬於原來的病毒沒有完全消除,不是再次感染。

張上淳也提到,症狀再現的人,比較確定是不用再次使用抗病毒藥物,且很快自己就會好,這時通常還是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專家建議還是盡量留在家裡,不要隨便外出,外出還是戴口罩,家裡也要注意和家人親密接觸,可能還是有傳染風險。

至於3個月內就要綜合資訊判斷。張上淳表示,有可能是陰陰陽陽,也有可能再次感染,如果病毒序列分析有不同,可以確定是再次感染,如果病毒序列分析之前,先採取必要作為,包含還是要小心是否傳染給別人,後續就是要和網區指揮官討論,確定是否真的再次感染。3個月以後,則由臨床醫師自行認定,參考症狀變化。

羅一鈞今日受訪表示,不管兩週、1個月、3個月等,專家都有提出,病毒量定義也有不同意見,因此,專家會議還需要彙整,指揮中心還在研擬最終文字版本,請以指揮中心公布版本為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圖/指揮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