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感染「3評估條件」曝 羅一鈞:1~3個月內多屬同次感染

▲▼指揮中心6/17記者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圖/指揮中心提供)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圖/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今年本土病例已經超過300萬人,也有部分民眾確診好轉後又出現症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召開專家會議,針對復發與二次感染定義進行討論,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7)日說明,會依據「症狀、病毒量、定序」等三條件,作為二次感染研判標準,但時間間隔方面,1~3個月多是屬於同次感染,如何評估排除特殊狀況,還有待指揮中心做最後確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羅一鈞今日記者會特別說明,專家會議針對兩大議題進行討論,第一、「復發」與「二次感染」的不同,第二、「二次感染」的時間間隔與相關條件。

羅一鈞坦言,指揮中心近期確實有接獲幾例通報,有確診個案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好轉後,又出現症狀與病毒量回升等情況。據國外統計資料,發現約有1%~2%民眾在使用口服藥物症狀改善,又在2~8天出現症狀、陰轉陽,或者PCR病毒量更高,這些症狀平均會在3天內會緩解。

羅一鈞表示,專家討論認為根據國際研究顯示,該情況會自行緩解,通常發生在7+7管制期間內,不需要也不建議第二次給予藥物,也不建議重新隔離;至於此狀況要稱為「回升」、「復發」或者「竄升」還要和專家做最後文字確認。

另外,針對二次感染,羅一鈞表示,是指在最近一次感染之後又再度出現感染症狀或陰轉陽,與復發不同處在於,通常在感染之後的一段長時間才發生,大部分是3個月之後,而且發生機率低。有研究顯示,感染Omicron BA.1之後,二度感染BA.2的機率只有萬分之一、萬分之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羅一鈞提到,現在對於定義感染多久之內視為同一病程,多久是二次感染進行討論,英國、美國官方是用3個月作為切點,超過3個月就是二次感染,歐洲則是用60天內,國內目前1個月~3個月都是討論的範圍,在此之內大多數是同一病程感染,但另外合併症狀、病毒量結果、定序結果,再來判定是否二次感染。

羅一鈞強調,臨床實務還要考量多情況,專家會議都有討論,後序意見還要彙整,今天還沒有辦法公布,請臨床負責研判的醫師再耐心等一等,等指揮中心公布最終版本,可以做為研判依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