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過」就禁止參觀!浙江13家博物館要求承諾「未曾感染過新冠」

▲▼13家博物館要求參觀者承諾未感染過新冠。(圖/翻攝自第一財經)

▲13家博物館要求參觀者承諾未感染過新冠。(圖/翻攝自第一財經)

記者鄭思楠/綜合報導

廣東一劇院近日傳出拒絕已治癒出院的確診病例入場,引起廣泛關注。11日晚間,廣東的「佛山大劇院」在微博上道歉,表示對於「已治癒出院的確診病例」禁止入場表述不準,更新為「尚在居家健康監測期內的已治癒的確診病例」。不過,據陸媒梳理,浙江也有十幾家博物館,對於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員在預約參觀時有一些歧視性規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第一財經》報導,據不完全統計,微信小程式「文旅一卡通」中,浙江有13家博物館或紀念館要求預約人員填寫健康承諾書後方可進行預約。這些博物館多為事業單位,包括杭州的中國絲綢博物館、杭州孔廟、富陽博物館、抗日戰爭勝利浙江受降紀念館、中國動漫博物館,湖州的湖州市科技館、長興太湖博物館、長興縣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金華的金華市博物館、蘭溪市博物館,台州的黃岩博物館,寧波的中國港口博物館和溫州的甌海博物館。

在健康承諾書上,竟寫著「本人不是已解除隔離的無症狀感染者」以及「本人不是已治癒的新冠確診病例」。

此外,大陸近日還傳出,新冠感染康復者求職遭拒絕。如何避免康複者因為有陽性史而遭到區別對待?對此,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主任鄭磊表示,「一個人的病歷紀錄應該是被嚴格保護的個人信息,即便是政府在發布疫情信息時也會嚴格保護陽性病人的姓名、住址、身分證號、手機號等個人信息,陽性康復者的歷史病例信息更應該得到嚴格保護。」

▲健康承諾書。(圖/翻攝自第一財經)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磊認為,大數據是為了用於更好幫助管理者判斷風險並依此進行精細化、差異化管理的,「數位化應用不應該展示一個人有沒有陽過等個人信息,避免成為就業歧視的幫凶。」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謝斌教授也表示,「恥感對人際關係有持續破壞力,缺少人際交流又讓人更加孤立無助,加重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而對感染者而言,不良情緒也會損害機體免疫力,不利於疾病的控制和康復。」

他強調,對於病癒者就業等方面的歧視,更會讓「病恥感」問題雪上加霜,「這不僅會加重個體的負面情緒,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反社會等極端事件。」謝斌表示,「更為嚴重的是,如果大面積存在這種恥感和受歧視感,市民在主動就診、主動暴露行蹤、主動自我健康監測等行為上可能會有猶豫,甚至隱瞞,給疫情防控帶來長遠的不利影響。」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斌認為,與沒有感染過新冠的人相比,感染過新冠的人在恢復正常生活的時候肯定會更加謹慎和敏感,特別是對於一些具有焦慮、強迫和疑病等特質的人來說,更需要社會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