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大嬰確診康復後惡夢才來! MIS-C+腸套疊...搶救12天出院

▲劉俞暄醫師提醒,臨床證據顯示,MIS-C的病人百分之百都有發燒的症狀,如果小朋友發燒時,還有典型症狀出現,建議家長盡快帶小朋友就醫。(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劉俞暄醫師提醒,臨床證據顯示,MIS-C的病人百分之百都有發燒的症狀,如果小朋友發燒時,還有典型症狀出現,建議家長盡快帶小朋友就醫。(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年僅五個多月大的男嬰元元,今天年5月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後在7月1日時,出現發燒、咳嗽有痰且食慾不佳等症狀,隔天輾轉到花蓮慈濟醫院急診,經小兒心臟科醫師劉俞暄詳細檢查後,確認元元是花蓮慈院遇到的首例「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住院期間還突發兩次腸套疊,經醫護團隊的搶救下,元元終於在住院12天後,順利康復出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社區兒童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越來越多,MIS-C在台灣各地陸續出現案例。劉俞暄醫師表示,當時從元元的胸部X光檢查發現有肺炎的症狀,立刻謹慎地為元元安排住院,並針對MIS-C的抽血項目來做檢驗,發現使用肺炎抗生素治療下,元元仍持續發燒超過三天,發炎指數不斷上升,還包含腹瀉、身體紅疹外,心衰竭指數(NT-pro BNP)上升到四千多,凝血功能異常(D-dimer極高),同時也安排了心臟超音波檢查,排除冠狀動脈擴張病變,在一系列的詳細的檢查及觀察臨床症狀,確認元元罹患了MIS-C。

MIS-C為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通常發生在感染新冠肺炎2至6週後,罕見的高度炎性反應及多器官系統損傷,根據國外統計,致死率可達1~2%,常見好發年齡層為6至12歲。劉俞暄醫師表示,MIS-C的表現方式為發燒及身體多個器官嚴重發炎,包含心臟、腸胃、肺、腎臟、大腦、及皮膚眼睛等,且接近一半患有MIS-C的兒童,可能合併有低血壓或休克。

依據目前台灣兒科醫學會修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兒科重症照護的特殊考量」針對MIS-C的治療,花蓮慈院小兒部團隊給予五個月大的元元免疫球蛋白(IVIG)、低劑量阿斯匹靈以及類固醇治療。很幸運的!在接受治療後隔天就退燒,各項抽血數據也逐漸改善。

▲經醫護團隊的搶救下,嬰兒終於在住院第12天,順利康復出院。(照片非當事寶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沒想到在各項數據漸漸變好時,元元出現兩次腸套疊。劉俞暄醫師表示,所幸整個醫療團隊,包括與她一起照護病人的秦家翊醫師、住院醫師及護理師都相當敏銳,發現元元出現尖叫、及無法安撫的大哭後,及時診斷並進行治療,才能化險為夷。終於在住院第12天元元可以順利出院。

「若是孩子眼睛充血、身體有紅疹、活力變差或者是食慾下降等加上持續發燒,家長就需要多注意!」劉俞暄醫師提醒,發燒是最大的指標,臨床證據顯示,MIS-C的病人百分之百都有發燒的症狀,如果小朋友發燒時,還有上述的症狀出現,建議家長盡快帶小朋友就醫,必要時需進一步住院評估,檢查發炎指數是否上升,以及做心臟超音波檢查等,確診是否為罹患MIS-C。

依據衛生福利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孩童曾經確診過,突然出現發燒超過三天,以及出現下列兩項症狀,包含出疹、結膜炎、黏膜發炎、低血壓或休克、心肌功能受損、凝血功能異常、急性腸胃道症狀,包含腹瀉、嘔吐或腹痛等,並經過檢查發炎指數上升,排除其他可能類似症狀的感染,即為MIS-C。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兒童施打新冠肺炎疫苗,是可以有效預防新冠肺炎感染重症以及MIS-C。劉俞暄醫師分享,目前台灣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也建議,六個月以上的嬰幼兒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幼童劑型疫苗近日也已到貨,若家中有六個月以上的孩子,建議家長帶孩子施打疫苗,來降低MIS-C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