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國立暨南大學與東海大學跨校研究果蠅,發現果蠅因為基因缺陷,導致雄蠅間具有明顯的同性求偶行為,還有夜間睡眠障礙與過度活動行為,是生物界的「過動兒」。而此研究成果,未來將可應用在醫學領域的糖尿病治療研究,以及生物領域的植物病蟲害防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暨大應用化學系教授傅在峰、副教授曾惠芬,以及與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蔡玉真等人,組成跨校的研究團隊,利用果蠅模式生物一窺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間緊密維繫的求偶行為反應,日前登上Nature系列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研究團隊今天上午舉行發表記者會,蔡玉真指出,這次研究源於6年前,一群學生在實驗室的觀察,發現果蠅晚上都不睡覺,而且有同性交配的行為,經研究後確定,此為果蠅wake基因缺陷,導致調控生理時鐘的功能缺乏,也無法分辨雄雌果蠅,才會造成同性交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傅在峰說,果蠅基因缺陷的研究,進一步與遺傳學、神經科學、生物化學等跨領域專家研究,發現果蠅的wake基因在神經分泌細胞主導一系列神經、內分泌網絡活動,影響著複雜的動物行為;未來透過基因操控這些生理反應,希望能針對植病昆蟲的生理調節,提供新興的防治策略,甚至進一步應用在人類醫學,做為胰島素分泌、糖尿病治療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