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宥孺/高雄報導
高雄市一名小一新生冠冠,上學才2周已經受傷3次,常常爬上爬下,這次又撞傷額頭,冠媽被通知到校帶回就醫,發現冠冠的座位已被老師「發配邊疆」,讓她心裡很受傷,不禁想問孩子是過動還是好動?醫師建議,孩子不受控好發於兒童早期「神經發展性疾患」,且通常是慢性、長期,會影響兒童學習和日常表現,若家長不正視,孩子長期被責罵、體罰,將傷害自尊心,導致自卑、憂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阮綜合醫院兒童神經科醫師蔡金燕表示,過去曾有一名9歲女童婷婷來求診,家人說婷婷的個性文靜,喜愛塗鴉、發呆,常心不在焉,考卷常忘記寫名字或亂寫,作業遲交、錯誤連篇,大人怎麼唸都沒用,常期被指責的婷婷也越沒自信心,經評估屬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
另外,還有一名男童強強,就讀國小低年級時坐不住又愛搗蛋,上課常任意走動,現在高年級了,蠻橫暴躁,總和師長頂嘴、跟同儕起衝突,但感興趣的事又表現得一把罩,成績大起大落,挨罵就躲到3C裡,挨揍後更不理人、宅在房間,完全拿他沒轍。
「這些『神奇寶貝』為何讓人傷腦筋?」蔡金燕醫師指出,不正視這些行為的家長普遍認為長大就會好,或期待換老師、換學校就會改善。更糟的是認為「故意的」而不諒解,在長期的責罵、羞辱或體罰下,將傷害自尊心、自我肯定,導致自卑、憂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金燕建議,孩子不受控的過動、衝動、不專心或無法持續專注的行為是一種好發於兒童早期的「神經發展性疾患」,這些症狀通常是慢性且長期的,影響兒童學習及日常生活表現,可能持續到青春期,成年甚至終生。應該找專業醫師詳細問診、檢查,做進一步評估、鑑別、診斷,必要時給予藥物治療。由家長師長醫師三方共同努力,關懷支持適才適性,孩子才能慢慢進步健康成長。
阮綜合醫院兒童青少年心智門診專責醫師林奕萱強調,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常被簡稱為「過動症」,需要與「好動」區別開,不能簡稱久了反而忽略其他的面向。「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主要有三大層面的困擾:注意力不足、過動和衝動,所以,不僅是「過動」而已,看起來「很安靜」的孩子也有可能需要協助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奕萱醫師提醒,幼稚園時期的孩子的「不專心」或「過動」不見得是「生病」,畢竟大腦才剛開始發展而已。若擔心孩子有類似困擾,除了就醫確定診斷及討論後續治療處理外,日常生活的調整也很重要,規律作息、培養至少一種運動習慣,及親子共讀時間,都是讓孩子大腦健康發展的重要元素。
延伸閱讀
E奶妹、鄰家女孩讓老司機暴動!高雄SPA會館藏春色...辣照盜來的
楊丞琳快來!旗津11道「滿儎宴」917開桌 奢華海鮮備開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