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脊髓空洞症「黑盒子」20年 首份台灣本土案例研究登國際期刊

▲亞大副醫副院長林志隆(左)的罕病「脊髓空洞症」台灣本土研究首登國際期刊 。(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下同)

▲亞大副醫副院長林志隆(左)的「脊髓空洞症」台灣本土研究首登國際期刊 。(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下同)

記者游瓊華、高堂堯/台中報導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林志隆將治療罕病「脊髓空洞症」20年來的70名個案與國際研究相較,發現國人從出現症狀到確診,歷時長達5年以上,但手術後併發症遠低於國外數據,顯見台灣醫療達國際水準,該研究已獲國際期刊《亞洲外科雜誌(Asian Journal of Surgery)》刊登,他希望藉由首份台灣本土案例研究,鼓勵國內病患儘早發現就醫,可大幅提升預後、改善生活品質。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兼任亞大附醫神經外科主任的林志隆表示,脊髓空洞症的病因可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包括發育異常、脊髓外傷、脊髓神經膠質細胞瘤、脊椎側彎、感染等;因脊髓內積水壓迫神經,引起感覺異常、大小便失禁、頭痛、脖子痛,甚至有肢體無力等症狀,且會逐漸加重,嚴重者會終生癱瘓,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2至4。

初期症狀皆以疼痛、痠麻表現,常被視為退化性疾病,醫師常難以察覺真正病因,患者更因病情逐漸加重,被迫遍尋各科四處求診,同時忍受身體痛苦和心理壓力,家人負擔也隨之增加。

林志隆2002年首次接觸因車禍造成胸椎骨折、下半身癱瘓的患者,經過20多年後,手部竟開始逐漸無力,經轉診給他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影像異常,但仍不清楚該病原貌,於是將資料傳給國外學者請益,「沒想到就這樣打開黑盒子」,並經鑽研後發明「空洞-第四腦室」引流手術,取代將脊椎積水部位引流方式,在2006年正式發表並刊登國際期刊,成為國際共用標準術式之一,20年來累積超過200個治療及手術個案,也讓他躍升該病症國際醫療權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志隆今年建立台灣本土首份脊髓空洞症研究報告,也是東南亞首篇針對臨床特徵及手術預後的文章,建立未來國內臨床治療的準則;其重點如下:首先是國內患者後天外傷致病的比例將近83%,明顯比國外統計為高,其次,患者從出現症狀到確診的過程,長達5年以上,與國外平均約210天即可確診並啟動治療相較,忍痛時間大幅延長,生理及心理壓力更大。

不過林志隆指出,國內患者出現術後復發、引流管重置以及手術併發症的比率,相較美日德國等國比例明顯為低,顯見國內醫療水準已具國際水平,如果僅發生在頸椎部位,且只有感覺神經的問題,則有高達9成比例預後良好;他希望藉此提升患者、家屬以及醫護人員關注度,鼓勵早期發現、治療,減少醫療照護成本,提供更完整的醫療服務,也讓患者享受更佳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