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惠媛/基隆報導
過去提到基隆,她是不太具有色彩的城市,灰色是既定印象,一半是長年下雨的建築雨漬積累,另外一半則代表過去三、四十年,來不及跟上與做出反應的全球化衝擊,讓位在東北角,臺灣地理課本上坐擁「北部天然良港」美名的基隆,產生一股集體共感的沮喪氛圍,城市發展長時間被理所當然地擱置,想要進步的腳步不知如何前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基隆市長林右昌在手機裡用網頁搜索打下關鍵字:「基隆」,像是秀出成績單般地自信說道:「你看,我們是不是擁有很多顏色了。」
2015年,基隆市文化局迎來市府團隊改朝換代後的第一年,而這一年的文化年度預算,只有1.8億元,佔市府當年度總預算的1.1%(163億),固定人事費就需花費5千萬,而中央補助款僅佔2千7百萬元。都市規模上財源本就少的基隆,要投注在文化事業上的可能更低、更不被重視。
而2017年開始推動的「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以下簡稱大基隆),則是讓基隆成為近年來,重新躍回世界舞台的重要計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觀全臺灣,基隆作為第一個以文化部門主導的「整合型都市再造計畫」,由基隆發想出發,「大基隆」衍伸變成文化部推行到全國的旗艦政策,藉由歷史文化的軸心,形成都市再造策略與行動。
但檯面上,基隆所要面對的困難不只侷限於歷史建築的修復再利用。文化局長陳靜萍苦笑說到9億元的預算,底下共要執行53個子計畫,在非六都的各縣市地方文化局處,都算是空前絕後的挑戰。
2019文化局預算新高 中央力挺、繳出漂亮成績單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年文化局的預算來到史上新高,相較於2015年,基隆市為擺脫地方財源不足,積極向中央爭取的預算補助款為7.6億元,增長近了28倍的數字,遠超近幾年加總的年度總預算。當時光快轉到2022年,隨著基隆市文化局交出一張張漂亮的文化成績單,其中更包括4年內連獲3個國家卓越建設獎的肯定,這些光鮮亮麗,都奠基在文化局既有人力下,日以繼夜的挑戰與嘗試換得。
陳靜萍感性說道:「現在看似風光的成果,剛開始主責的文化資產科連科長,是僅6人的陣容在面對偌大的計畫,缺人、缺錢、缺經驗、缺諮詢對象,那時候我們『四大皆空』。」
在陳靜萍背後,有兩座今年10月剛獲得2022中華建築金石獎的獎座,分別是優良公共建設的優良空間活化類,以及全場唯一獲獎的施工組空間活化特別獎。「大基隆」所創下的總總之最,包括參與部門最多、空間範圍最廣、計畫類型最多與新聞曝光度最高的里程碑,這場可謂橫跨地理空間與歷史文化的史詩計畫,基隆做到了。
市長林右昌坐鎮!每月開會跨部門整合 點-線-面重現「大基隆」
「那時候市長就像專案經理,我就像是執行秘書,一個專案一個專案攤開來規劃與執行,每個月盯進度。」陳靜萍翻開從2018年底上任的手機行事曆,要多滿有多滿,形形色色的各場會議時間,跨府內外與各局處,所有的問題及協調都在每個月的平台會議上被解決,拋開本位主義以願景在前、專業為輔,讓過去曾身為北臺灣門戶而後停滯的基隆,在這幾年拋開了「三流城市」的標籤。
「大基隆」擺脫「單點修復歷史建築」的方式,整合文化資產點打造由「點」接「線」乃至「面」的區域整合,讓要塞司令部、官邸及校官眷舍,整合大沙灣石圍遺構、清法戰爭紀念園區與太平輪紀念碑,成為橫跨史前-清代-日治-國民政府至今的「沙灣歷史文化園區」,將過去身為「威權象徵」的要塞司令部「解嚴」,成為充滿文化底蘊的休閒場域。
同時更在基隆和平島上,藉由考古發掘到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遺址,跟著歷史軌跡串接臺灣歷史課本上的史實,也重新喚醒基隆在大航海時代即展現的重要性,臺灣目前唯一證明17世紀西班牙曾到訪的考古證據。
基隆文化治理有成 「所見即所得」找回城市榮光
陳靜萍說到,如果要提到臺灣最靠海的大地藝術季品牌,現在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潮藝術」;前身為日治時期1903年興建的「基隆公會堂」、也是全臺灣首座文化中心的「基隆文化中心」,終於有機會翻新成兼備專業與多元的「基隆美術館」與「基隆表演藝術中心」;而2022年城市博覽會首度開放的「林開郡洋樓」與「漁會正濱大樓」,前者成功洗刷「基隆鬼屋」污名再現榮光,後者為城博會期間所有展區中最亮眼的歷史建築。
所見即所得,透過真正可以走入的歷史現場,「大基隆」讓基隆市民、包括全台民眾,重新認識基隆,更同步賦予基隆文化場域的新時代意義,重拾民眾對於城市的光榮感。
基隆文化底蘊之豐,被埋藏在過去因經濟衰退的雨幕之中,透過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的天翻地覆,現在已發展出了豐羽,正等著乘風而起。現在,如果要幫基隆下一個關鍵字,那麼這個標籤應該是「#文化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