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火線/末日降臨:關於核戰爆發的四套劇本

▲奇愛博士、恐懼的總和、浩劫後。(圖/劇照)

▲庫柏力克的黑色喜劇經典:《奇愛博士》。(圖/劇照)

記者朱錦華/特稿

最近新聞報導,由於俄羅斯總統普丁對烏克戰戰爭頻頻失利,惱怒之餘,逼得他揚言不惜動用戰術性核武。此一說法無疑讓人擔心人類史上爆發第二次核攻擊、第三次世界大戰、甚至世界末日都可能噩夢成真。 關於核戰爆發,各個核武強權必然推演過多個不同的劇本。同樣的,許多小說家和編劇家也處理過這個題材。以下是在電影裡出現過關於核戰爆發的四套劇本,頗有參考價值。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套劇本:《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港譯《密碼一一四》)。大師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在1964年推出的黑色喜劇。內容描述美國空軍基地一名指揮官因為精神失常,擅自下令載有氫彈的B-52轟炸機飛往蘇聯投彈....。

這是一部演員表現出色(彼得謝勒一人分飾英國空軍上校、美國總統和科學家奇愛博士三個角色)、諷刺深刻入骨的喜劇。「軍事或政治領袖因為發神經擅自引爆核戰」,是早年許多人相信的一套「核戰末日」論述。近年來已被多數人視為無稓之談。

但是別忘了,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前幾天,當時的參謀總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因為擔心總統川普精神狀態不穩,會擅自對中國發動核攻擊,還特別致電中國「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長」李作成,向他保證「美軍不會主動攻擊中國」,還表示「如果美國將發起戰爭,我會事先通知你!」 當時局勢之緊張,讓人捏一把冷汗。回過來再看今天,普丁與拜登的精神狀態,難道有讓大家比較安心嗎?

▲劇情扣人心弦的《奇幻核子戰》。(圖/劇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套劇本:《奇幻核子戰》(Fail Safe,1964)。寫實派導演薛尼盧梅(Sidney Lumet)執導的一齣政治驚悚劇。雖然中文譯名裡有「奇幻」二字,事實上卻是以寫實風格推演的一個扣人心弦的核戰故事。它的主要論點依據是:越複雜的電子系統越容易出錯。故事描述美軍一架載有兩枚氫彈的戰略轟炸機上,因為電腦出錯,意外啟動「核攻擊指令」,機上飛行員於是帶領僚機飛往莫斯科投彈。儘管美國總統(亨利方達飾演)使盡全力要阻止這趟攻擊,無奈陰錯陽差,轟炸機還是「使命必達」的繼續「撩落去」……。

隨著科技進步和增設重重安全保障機制,系統當機造成核戰爆發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但「機器短路」和「人性短路」同樣依然是讓人恐懼的「核戰驚爆點」。

▲《恐懼的總和》,班艾佛列克飾演傑克雷恩。(圖/劇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三套劇本:《恐懼的總和》(The Sum of All Fears,2002)。改編自軍事小說家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原著的「傑克雷恩系列」之一。故事描述「贖罪日戰爭」期間,一架載有核彈的以色列戰機被被擊落後,核彈深埋在戈蘭高地附近的沙漠裡。多年之後,核彈被當地人發現,後來轉賣到恐怖分子中。後者把它偷運到美國,在一場美式足球賽裡引爆,試圖誤導大家是俄羅斯所為,以引發美、俄核戰。由於核武小型化的技術越來越進步,恐怖分子利用核攻擊來誘發美、俄等強權爆發全面核戰的可能性如今也越來越高。

 

▲《浩劫後》當年創下極高收視率。(圖/劇照)

第四套劇本:《浩劫後》(The Day After)。美國ABC電視網在1983年9月20日播出的一部電視電影,當時創下極高的收視率(超過一億人收看)。故事聚焦在美國堪薩斯州勞倫斯市的數名主角和他們家人身上,描繪核爆前後他們的遭遇、外在世界的變化和人性的內心轉變。

故事在政治和軍事衝突方面著墨不多,但述及的核戰爆發原因,卻跟今日世界的「核戰危機」情況最為接近:北約跟以蘇聯為首的「華沙公約組織」因柏林問題發生衝突(當時東、西德尚未統一)。接下來衝突升高,「華約」部隊大舉入侵西德。北約為阻止敵人進一步入侵西歐,動用了戰術性核武。戰事隨之一發不可收拾,美、蘇本土同樣遭到核彈攻擊…..。

科技會進步,武器會進步。但千百年來,人性本質沒什麼改變:依然是貪婪、慾望、迷戀權力、好鬥。更先進的科技與武器,恐怕只會為人類帶來更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