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錢雅慧/綜合報導
這次台北市長選戰中,出書成了幾個主要參選人,不約而同地共同作為,每個人的著作在書店裡一字排開,成為選戰中的另類焦點。如果以量取勝的話,無黨籍參選人黃珊珊,毫無疑問將獲得后冠,因為別人都只出一本書,她一口氣可是出了兩本書。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中一本是「黃珊珊:33個人生故事」,講述她的成長經歷與從政初衷;另一本是「城市、程式」,講述她擔任副市長之後的所見所為,與處理過的各種市政上的疑難雜症。黃珊珊在書中寫道:一個偉大的城市,必然是一個讓市民引以為傲的城市;一個幸福的城市,必須有一套讓他人羨慕的發展程式。她用「城市、程式」這一本書,闡述她對於城市治理的武功心法,並將台北市未來的藍圖願景具體呈現出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書的第一章寫的是「高地接水工程」,黃珊珊認為這個工程乃是基於人道主義與市民平權的工程,是不管花多少錢都要做的事情,而且是不管多困難也要克服的工作。能夠放在全書第一章,顯然這個想法是黃珊珊城市治理最核心的中心思想,值得多加關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在章節中特別提到: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們能夠共居於同一個城市,那就是有緣人。因此,不管是世居台北的人,還是北漂工作然後定居台北的人,大家能夠有緣成為台北人,就應該有身為台北人的驕傲,享有身為台北人的生活品質。因此,不管再困難,台北市政府都應該努力做到這一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這個信念,黃珊珊從當上議員開始,就不遺餘力為高地居民爭取「高地接水」工程,因為她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政治信念,她認為乾淨的水本來就是民生必需品,是人民的基本權利,每一個市民都該有權享受便利又乾淨的自來水,她稱之為「用水正義」。
只可惜並不是每一屆市政府都同意她「用水正義」的主張,前幾屆的市府,不是說限於法規、土地產權複雜或經費龐大等理由無法做到,不然就是說「高地接水」效益不高,只為了山上住的幾十戶人家,沒必要花這麼多錢去接水,所以這件事情始終不了了之、沒有下文。
直到柯文哲上任,情況才有改觀。柯文哲市長完全同意關於「用水正義」的建議,也同意民生用水就是市民的基本權利,因此,他說不管多少錢?該花的還是要花;不管多困難?該做的還是要做,這就是「以人為本」的施政概念。
2019年10月底,臺北市的供水普及率為99.79%。到2020年10月底為止,又完成內湖區包括碧山里草莓園等158戶,文山區興昌里玫瑰城社區完成216戶、信義區三犁里楓橋新村完成283戶,讓台北市的供水普及率達到99.81%,持續維持六都之首。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只多完成了0.02%,可見高地接水工程之複雜與困難,但這也凸顯台北市政府的施政永遠以市民權益為優先考量,絕對不會因為想要還債或是省錢,就忽略應該要做的事。這正是黃珊珊「以人為本,堅持公平正義」的從政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