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非萬能!日學者示警:存在以偏蓋全「人為判斷做輔助」

▲▼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吉田文(左)提醒,AI存在以偏蓋全,不是萬能。(圖/記者許敏溶攝)

▲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吉田文(左)提醒,AI存在以偏蓋全,不是萬能。(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日本近年來在教育政策上,大力推動人工智慧(AI)促進數位轉型,但日本學者今(5日)指出,AI看來像是「神奇魔杖」,宣稱可讓孩子享有「個別優化學習」,但根據統計,僅有4%日本學童使用電腦做家庭作業,卻有近5成學童幾乎每天打電腦遊戲,儘管教育導入AI是無可爭議,但AI並非萬能,提供分析可能是「以偏蓋全」,最終還是要由人的判斷輔助,不能盲目相信AI。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明(6日)兩天舉辦「新世代‧新教育—社會變遷中的人才培育」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與會,其中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吉田文,今天上午發表「日本的教育與人工智慧:解決問題或還是擴大問題?」專題演講。

吉田文表示,運用AI促進數位轉型,對日本教育領域是一個比較新的政策,最早從1990年初期,名為「教育資訊化」,大約每隔10年調整一次,但直到2016年的計畫,才重新界定AI與促進數位轉型在教育的重要性,希望藉由資通訊科技(ICT)最佳化運用,進行中小學階段的「個別優化教育」等教育議題。

▲「新世代‧新教育—社會變遷中的人才培育」國際研討會今登場,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討論。(圖/記者許敏溶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優化個別學習部分,吉田文表示,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柴山計畫」,是日本學校教育第一個全面使用AI促進數位轉型的政策,之後日本文部省陸續推出相關政策,並提供教育遠景,包括解決偏遠地區學童學習問題,或讓孩童自行運用AI來改進自己學習,老師可藉由AI檢查學生學習進度,並且AI也可以掌握每一個孩子的學習進度,每一個孩子也能處理AI建議的功課,彷彿AI就像「神奇的魔杖」。

不過,吉田文坦言,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根據日本統計資料,日本只有4%學童「每天」或「幾乎每天」使用電腦做家庭作業,遠低於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的22.4%,卻有高達78.8%學童「從未或幾乎沒有」如此做;特別的是,上述狀況不代表日本學童不使用ICT,高達47.7%日本學童「每天」或「幾乎每天」玩單人電腦遊戲。

此外,雖然日本政府希望「優化個別學習」可以減輕教師負擔,但吉田文分析,AI可以找出學生在「學科」方面的學習困難資訊,但恐怕無法提供對學生的日常生活輔導,因為目前的AI,還無法對複雜的人類議題進行綜合判斷並理出頭緒,而且現實是,一個班級40個學生,教學現場老師要提供學生「個別化指導」是有困難的。

吉田文強調,雖然日本近年政策,認為教育領域導入AI是件無可爭論的當務之急,但信賴AI似乎過於樂觀,美國常有人說,AI提供的分析可能以偏蓋全,因為AI一開始蒐集的數據可能就有所偏差,最後產出結果就有所偏差,因為AI是根據已經發生的往事來預測未來,而且AI不會告訴我們其中存有的偏差,所以大家都必須考量AI在功能性上的限制,而且「預防勝於治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擔任該演講引言人、教育部前部長吳清基指出,日本是一個在教育科學先進國家,過去在推動AI的教育經驗,能給台灣很多參考借鏡之處,將AI導入教育,是日本政府強調重點,但從吉田文教授演講中,大家要思考AI是不是最好工具,因為AI分析存在歧視,最後應該還是要由人做判斷,而不是盲目信任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