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鏡週刊
今年1月,棒球YouTuber「台南Josh」傳出遭妻子家暴,而4月1日,好萊塢男星強尼戴普(Johnny Depp)與前妻安珀赫德(Amber Heard)的互控誹謗官司進入庭審,2起事件讓男性家暴受害議題再次受到矚目。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傳出被家暴後,為了不被網友與媒體花邊新聞式的渲染,Josh選擇拍影片講述被家暴的過程與心路歷程。在社會性平意識逐漸進步,以及政府長年推廣家暴防治的背景下,有越來越多男性家暴受害者,願意主動尋求幫助。
在華人社會文化強調「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性別刻板框架下,除了通報數字,也許我們還能從此次報導的3個案例中,去理解男性在親密關係暴力中幽微的生命經驗,以及遭受親密暴力時面對的困難。
我們跟著知名棒球YouTuber「台南Josh」(以下簡稱Josh),沿著那天他被家暴後,逃離家裡的路線走,來到台南安平一處公園裡的公廁。「那天傍晚我就躲在這裡,打電話叫家人來載我。」Josh指了指廁所裡第一間隔間。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逃離前一天,Josh和當時的妻子已經吵了整整一晚上。窗簾被她扯破,屋裡能砸的全砸了,婚戒也丟在地上。妻子揮拳,還往Josh身上丟吸塵器、空氣清淨機。按照Josh說法,他沒有還手,只是把身體轉向一側,挫傷與瘀青全集中在身體左半部。
隔天中午起床,妻子指責Josh沒把砸亂的東西收拾好,又發了頓脾氣,開始摔東西,把衣櫃裡Josh的衣服全丟到屋外公共走廊。Josh趁亂逃走,不敢搭電梯,怕被追上。他先跑到人多的地方,選了停車場兩輛轎車間的夾縫,蹲著打電話給岳父,要他關心女兒以免意外,接著才躲到公廁。
今年一月,在Josh傳出被家暴後,這間公廁成了網友們的打卡聖地。加上四月好萊塢男星強尼戴普(Johnny Depp)與前妻安珀赫德(Amber Heard)的互控誹謗官司進入庭審,男性家暴受害議題又重新出現在公眾視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多人遇到這種事情,都會選擇閉口不談,可是就算什麼都不去講,難免哪天四下無人的時候,自己還是會想到這些事,還是會覺得很痛苦。就算不去講,那些討厭你的人,還是會用這東西來攻擊你。與其讓你攻擊我,不如我自己拿來用。」Josh說。為了不讓網友臆測,或者媒體花邊新聞式的渲染,Josh事後選擇拍了影片,詳細講述被家暴的過程與心路歷程。
情緒勒索 為常見型態在社會性平意識逐漸進步,以及政府長年推廣家暴防治的背景下,有越來越多男性家暴受害者,願意主動尋求幫助。根據衛福部統計,近年家暴事件男性通報受害人數逐年上升。2021年全國男性家暴受害者總數為4萬2,274人,2017年人數為2萬7,995人,增加了1萬4,279人,5年間男性受害者占總受害者比例從29.3%增至35.7%,成長了6.4個百分點。而和Josh同遭「親密關係暴力(婚姻、離婚或同居關係暴力)」的男性受害人,這5年間,從8,358人攀升至1萬1,592人。
依照《家庭暴力防治法》,家暴定義為: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立法院2015年亦修法,將年滿16歲以上「未同居」關係的親密伴侶,納入保護令適用範圍。台北市「城男舊事心驛站」主任涂耀丰指出,由於男性與女性體型與生理上的差異,男性所受到家暴形式,除了肢體暴力,更多的是精神、言語上的暴力。無論性別、年齡,目前家暴通報主要以「113保護專線」為主。另衛福部設有「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關懷男性心理困境。113保護專線在接受通報後,則會依個案緊急程度,分派至各地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或會同警察處理。
「家暴最容易被定義的,其實是肢體暴力,其他像是精神或語言暴力,不是那麼容易被界定。」涂耀丰說。尤其「情緒勒索」這種模式在我們採訪的案例中,最為常見。醒吾科大諮商輔導中心諮商心理師林仁廷解釋:「我們可以把情緒勒索比喻成強盜擄人勒索,也就是對方搶走你最重要的東西,要你拿他想要的東西來換。例如女性常拿小孩或者她自己來進行情緒勒索,因為對先生而言,她自己就是重要的情感依附,所以她會自我傷害、威脅自殺,要先生安撫她的情緒。」
囿於觀念 受暴不自知「男性被社會期待某種男性角色和樣貌,應該有足夠的能力可以保護自己,不讓自己受傷害。在這種父權制、性別不平等的社會觀點裡面,如果承認自己是受害者的話,身上男性的特質就不見了,這會造成很大的性別認同與身分認同危機。」臺灣男性協會理事長陳柏偉進一步分析男性家暴受害者,為什麼較難主動發聲的理由。
在家暴事件公開後,即便Josh選擇自嘲,拿前妻咒罵他的「死媽寶」創作「Mr. MaBao」漫畫頭像,甚至笑說朋友找他「打保」(打保齡球,音近打寶)也差點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發作,但仍有「正義之士」試著指正他,「『這是你們兩個自己的事,不應該把事情公開講』,我收到很多這樣的訊息,說這樣對對方是一個傷害。」Josh苦笑著說,「之前拍影片就說過,男生遇到這種事,(之所以)不能講,因為會遇到怎樣的質疑,然後看到很多留言,確實是這樣。」
華人社會文化強調「男兒有淚不輕彈」,這種現象從數據上也看得出來。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家防中心)副主任王儀玲說:「我2014年來家防中心的時候,男性的通報差不多只占一成。」據衛福部統計,2021年男性親密關係受害者數全國占比為21.7%,願意承認自己「有淚」的男性成長了不少。
男性需求 逐漸被正視通報者增加了,社政單位準備好了嗎?針對社政單位第一線處理男性家暴受害者的難處,陳柏偉說:「過去大部分處理家庭暴力或親密關係暴力,理解的原型是婦女和幼童,所以操作SOP與處置辦法,基本上對婦女和兒童來說,做得非常好。但這些單位慢慢接觸到一些男性受害者,他們會有點緊張,因為他不理解男性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服務。」
王儀玲坦承:「我剛到家防中心時,聽過以前的老社工講:『那個男人,妳管他去死!』」還好現況已有改善,「家防中心每個月會看通報表做分析,當我們發現男性通報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會在我們的訓練裡頭,結合統計,去研擬是不是應該納入教育訓練。包含邀請義務律師從重大家暴案件分享男性觀點,中研院研究員分享華人傳統教育的性別框架,明年也將開始對志工、督導,進行男性加入TIPVDA(台灣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表)的訓練。」
理解親密關係暴力,源頭的教育尤為重要。為了讓男性覺察自身心理需求,鼓勵男性處理、抒發內在情緒,台北市政府2016年成立全國首家「城男舊事心驛站」服務中心,透過諮詢、講座、團體、休閒活動,提供男性身心服務。此外,2018年亦有性別平等倡議非營利組織「臺灣男性協會」成立,旨在翻轉父權社會意識型態,及擴大男性參與,讓大眾更理解男性幽微生命經驗。
我們採訪了3名曾遭受家庭暴力的男性。或許,你可以從凝視和聆聽開始理解。
男性該如何蒐證,申請保護令
律師陳宇安(巴毛)表示:「如果有受傷的話,一定要驗傷,才能證明你當下的確有遭受暴力行為。遭遇言語或精神暴力時要錄音,或者當下趕快跟朋友講,這也是一個證明。家暴或是性侵案件當事人會擔心沒證據怎麼辦?其實不是完全沒有證據,你說的話,法官也有可能採信。尤其是家暴案件,本來就不像一般刑事案件,一定要到嚴格、縝密的程度。」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鏡週刊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安心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更多鏡週刊報導
【鏡相人間】愛情比你我想得更暴力 男性家暴受害者坦白講
【家暴男性受害者番外篇】千萬小心這三個徵兆 也許你正一步步走入家暴陷阱
【家暴男性受害者番外篇】情緒勒索與煤氣燈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