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如何失控? CNN回顧「封控→放棄清零」5個關鍵時刻

▲▼ 上海同濟醫院急診室擠爆,醫護人員為病患篩檢。(圖/路透)

▲ 上海同濟醫院急診室擠爆,醫護人員為病患篩檢。(圖/路透)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解封讓疫情失控,《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8日以「對習近平來說,本該用來證明中國霸權的清零政策怎麼會演變得這麼糟?」為題探討,中國年初透過北京冬奧展現封控的成功,如今的混亂卻與當時形成強烈對比,究竟是哪裡出了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年對習近平來說本該意氣風發,他主政進入第二個10年,承諾讓中國再次偉大,如今卻面臨執政以來最大困境,因為新冠清零政策代價高昂,幾月來的過度執法導致經濟崩潰,點燃公眾不滿,倉促放棄清零又讓衛生系統難以應付。眼看今年接近尾聲,CNN回顧過去一年來中國清零路上5個關鍵事件。

北京冬奧

▲ 北京冬奧開幕式。(圖/CFP)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京冬奧採取嚴格的「防疫泡泡」模式,隨時佩戴口罩、消毒和每天篩檢等措施取得成效,所有入境旅客都須接受篩檢,確診數得到控制,使得冬奧在Omicron肆虐全球的情況下幾乎不受影響。

這證明中國政治制度在應對疫情上優於西方民主國家,也是習近平展開第三任期以前反覆強調的訊息,進一步提升中國對清零戰術的信心,認為封控、隔離、大規模篩檢和追蹤接觸者等方式可有效抵禦高傳染性Omicron病毒。

上海封城

▲ 上海封城令民怨高漲。(圖/路透社)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Omicron很快就找到漏洞,令中國在3月面臨第一波疫情過後最大浪潮。上海成為疫情中心,單日確診數達到3500例後實施封城長達2個月,成為清零政策經濟及社會成本的鮮明象徵。上海市民面臨糧食短缺、急診量能不足、簡陋的隔離設施、住家被迫消毒,嚴格措施引發一波波抗議,大大影響民眾對市政府的信任。

封城也對經濟帶來嚴重破壞,中國3月至6月GDP縮水2.6%,青年失業率來到近20%的歷史新高。但付出這些代價未改變北京對清零的態度,官員反而大讚抗疫勝利。其他地方政府從上海封城學到的教訓則是在疫情失控前,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抑制感染。

中共20大

▲ 習近平出席20大。(圖/翻攝自央視新聞)

眼看最重要的全國代表大會來臨,確診和死亡數增加對習近平的權威構成風險,因此當局沒有推動老年人接種疫苗,也沒有提升重症照護量能,而是浪費接下來幾個月的關鍵時期,建設更大的隔離設施,實施更頻繁的大規模篩檢和更廣泛封控,一度影響逾3億人。

然而,嚴格措施未能抑制Omicron擴散,10月確診數又來到數千例。儘管民眾日益不滿,官媒《人民日報》仍堅稱動態清零是「最佳選擇」,習近平在20大開幕演講中也強調,清零是將人民和生命放在第一位。

習近平順利取得第三任期,黨內高層由堅定盟友、親信組成,包括力挺清零的官員。其他官員看懂習近平的暗示,更加積極實施清零,也粉碎20大後解封的希望。

全國抗議

▲ 北京民眾上街抗議封控。(圖/路透)

無情封鎖導致越來越多悲劇上演,富士康鄭州廠爆發大逃亡;一名3歲男童因封控就醫受阻,死於一氧化碳中毒;一名4月大女嬰延誤就醫12小時,在隔離旅館死亡;11月底新疆烏魯木齊一場大火奪走19條人命,被質疑是封控延誤救援導致,終於點燃民眾醞釀數月的怒火。

中國各地爆發反封控的「白紙運動」,規模之大數十年未見,人群聚集大學校園和大城市街頭,要求結束篩檢和封鎖。部分示威者要求更大程度的自由,上海甚至有民眾高喊「習近平下台」。

遍地開花的示威活動成為習近平前所未有的挑戰,而這時Omicron疫情已經失控,單日確診數衝破4萬例,經濟壓力大到地方政府財政困難,沒有現金支付鉅額封控支出。

倉促開放

▲ 各地上演搶藥潮。(圖/路透)

部分城市為安撫示威者,開始放寬限制,接著中央政府12月7日做出重大宣布,取消封控、篩檢並允許居家隔離,相當於放棄動態清零,官媒及衛生官員也開始淡化病毒威脅。

民眾雖期待已久卻毫無準備,突如其來的倉促解封令人措手不及,等於讓百姓自生自滅。感冒藥和退燒藥短缺,診所外排起人龍,醫院急診室一位難求,大多是老年人,火葬場也不堪負荷。

▲ 北京一家診所人滿為患。(圖/路透)

中國政府在一片混亂中宣布停止每日疫情通報,修改染疫死亡判定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此舉將嚴重低估實際死亡數。

CNN指出,儘管北京此舉是考量到公眾對疫情的恐慌,其中政治含意也不容忽視。相較美國等國家,中國近3年來確診及死亡數較低,一直被用來作為衡量共產黨政績和合法性的標準。他們以挽救生命的必要作為實施封控的理由,如今疫情真實規模和死亡數恐怕對政府信譽造成嚴重打擊。

有研究估計,中國倉促解封可能導致近100萬人死亡,接近美國累計死亡數。隨著中國進入疫情以來第三個、也是最黑暗的冬季,新冠清零終於走到盡頭,但這項政策退場的影響恐怕籠罩中國直到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