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29日長眠,享耆壽100歲,已是美國史上最長壽總統。受到國內經濟困境及伊朗人質危機影響,他執政4年任期坎坷,但在推動國際和平上發揮重要作用,卸任後也投身慈善事業數十年,因此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卡特於1977年1月至1981年1月擔任美國總統,任期高潮便是1978年促成大衛營協議(Camp David Accords)。當時美國、埃及及以色列在卡特邀請下,於馬里蘭州大衛營舉行三方會談,卡特扮演居中斡旋的核心角色,使埃以達成協議,隔年更簽署具里程碑意義的《埃及-以色列和平條約》,對中東和平帶來重要貢獻。
但卡特任內也經歷多次外交政策挫折,包括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巴勒維王朝垮台,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被佔領,多達66名美國外交官及平名被扣的「伊朗人質危機」,以及同年12月蘇聯入侵阿富汗後與蘇聯爆發新冷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在1980年大選壓倒性敗給共和黨籍的雷根(Ronald Reagan),卸任後成立「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持續為人道主義事業努力,更穿梭各大洲調解國際衝突,儘管有時與時任美國政府背道而馳,仍致力提出和平解決方案,影響擴及海地及北韓等地。
距今21年前,卡特在2002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為尋求和平解決國際衝突、推動民主人權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不懈努力」。諾貝爾委員會主席當時更表示,他早在1978年成功調解埃以衝突時就該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