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寧倢/綜合報導
俄烏戰爭2022年2月24日爆發至今滿一周年,烏克蘭南部的港口重鎮馬力波(Mariupol)開戰之初即遭俄軍轟炸,隨後全城圍困,烏軍堅守82天後投降並撤出「最後陣地」亞速鋼鐵廠,馬力波完全陷於俄方控制,新衛星照顯示當地多出1萬個墳塚。以下《ETtoday新聞雲》為您整理回顧這場戰爭中最激烈的交戰熱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力波在俄軍入侵前是一座40多萬人口的港口城市,約9成為俄語人口。俄方奪取馬力波不僅可打通至克里米亞的陸路,還能掌控亞速海北岸航運,且具新納粹主義淵源的極右翼民兵組織「亞速營」(Azov Battalion)也駐紮在此。2014年俄烏衝突時,亞速營曾助烏克蘭政府奪回馬力波,隨後併入烏克蘭國民警衛隊,通稱亞速團,在政府壓力下逐漸與極端主義分子疏離。但這些背景已經促使馬力波成為普丁所謂「去納粹化」、「保護說俄語者」等宣傳的核心目標。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何時開始被包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力波去年2月下旬開戰不久即遭俄軍攻擊,3月初開始面臨圍城困境。連月的激烈巷戰和無止盡的空襲與砲擊,俄羅斯將烏軍節節逼退,並切斷城市供水、食物、暖氣與通信訊號,數萬平民搭上巴士從人道走廊撤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馬力波的悲劇
俄軍3月9日炸毀一家婦幼醫院,孕婦染血逃難畫面震撼全球,儘管俄羅斯宣稱照片捏造,但美聯社記者從開戰初期就一直待在馬力波,他們親眼目睹並記錄婦孺受害。美聯社獨立調查指出,3月16日上午10點,約1200名平民藏身的馬力波劇院遭空襲,這裡並非俄方說的烏軍基地,人們甚至在廣場空地用白色油漆大大寫下俄語的「孩子」(ДЕТИ),字體大到衛星也能拍到,仍遭無情轟炸,造成約600人死亡,超出原先估計的300死。
開戰82天,投降與淪陷
馬力波最後剩下2000名守軍與約1000名平民被困在亞速鋼鐵廠,背靠海岸,無處可退。俄軍4月21日宣布「解放」馬力波,並將鋼鐵廠工業區團團包圍。華盛頓郵報等外媒指出,1930年代由蘇聯建立的亞速鋼鐵廠佔地近11平方公里,是歐洲最大的鋼鐵廠之一,有36個防空洞與綿延24公里迷宮般的地下隧道,俄烏開戰後已成為員工與家眷的避難所,並且備足數周的糧食。
不堪長期圍困,鋼鐵廠內的平民在5月初全數撤離,剩餘的烏軍仍一度喊話「絕不投降」。不過,烏克蘭國防部最後在5月16日、開戰第82天正式宣佈結束在馬力波的戰鬥任務。俄羅斯國防部20日聲明稱,亞速鋼鐵廠地底結構已完全由俄羅斯武裝部隊控制,數日以來共計2439名烏軍投降。
全城盡毀
烏克蘭早期估計,馬力波遭圍困期間至少有2.5萬平民喪生,高達90%的住宅建築損壞或被完全摧毀。美聯社分析3月至12月衛星圖像卻發現,馬力波附近至少多了1萬個新的墳墓土塚,推估真實死亡人數可能比原先估計高出3倍。
抹去烏克蘭的痕跡
然而,在馬力波淪陷近10個月後,俄羅斯正在大量拆除被毀建築、重建設施,連同掩埋在廢墟堆中的戰爭罪證據也一併剷除,例如被轟炸的馬力波劇院12月底已經被圍成工地,莫斯科流出的重建計畫提到亞速鋼鐵廠將被改建為工業科技園區,許多街道名被改回蘇聯時代的稱呼,城市入口標誌被塗上俄國國旗的紅、白、藍和俄語拼寫,電視與學校上課是用俄語,使用莫斯科時區,烏克蘭貨幣正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