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以芳/南京報導
前總統馬英九今(28)日上午九點前往南京中山陵拜謁國父孫中山,獻花宣讀國父遺囑時,表情十分嚴肅,之後進入中山陵墓室向國父棺木行三鞠躬禮,接著下392階梯,前往孫中山紀念館參觀後,簡短發表談話。馬英九準備的致詞重申中華民國是第一個亞洲民主共和國,自稱「前總統」,並且多次強調「和平奮鬥,振興中華!兩岸一定要追求和平,否則的話,雙方都沒有前途。」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英九致詞文開頭,民國112年3月28日馬英九前總統率馬英九基金會同仁與同學敬謁南京中山陵致詞全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以「前總統」身份首先指出,國父孫中山先生畢生領導國民革命,推翻滿清,創建民國,到今天已經112年了。回想當時的中國,滿清政府貪污腐敗,積弱不振、飽受列強侵略。從1842年(清道光22年)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以來,被迫跟50多國簽訂100多個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喪權辱國。而當時中國社會貧富懸殊,文盲處處、法治不彰、社會發展落後,人民無力反抗,國勢危如壘卵,國家看不到希望。
馬英九說,幸賴國父1894年(清光緒20年)在美國檀香山成立興中會,登高一呼,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建國理想,號召海內外志士仁人共襄大業,歷經革命先烈十次流血革命行動,終於在18年後的1911年(清宣統3年),推翻滿清,終結中國四千多年的君主專政,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國父對中國史無前例的偉大貢獻,就是改變中國的命運,讓中國走向富強康樂的開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英九進一步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今天,當年國父念茲在茲的多項建國主張,都已陸續分別在臺灣與大陸實現,這對於兩岸人民與後代子孫的生活與福祉,至關重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英九提到,民國14年(1925年)3月12日國父逝世。在遺言中要求國人要「和平、奮鬥、救中國」。98年後的今天,我們馬英九基金會的數十位同仁與同學,從臺灣來到南京中山陵國父靈前致祭,提出「和平奮鬥、振興中華」的目標,深盼兩岸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戰爭,致力振興中華。這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我們一定要努力實現。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到了媒體聯訪環節,馬英九表示,「第一站到南京獲得很多,非常的興奮,因為國父,從小就是我的偶像,而且他對中國的貢獻可以說是無人能及,也無與倫比。」
馬英九說,「希望這次來學生深入了解國父生平,要認清楚兩岸,兩岸一定要走向和平奮鬥,才能振興中國。」
他也對於大陸安排非常滿意,超乎預期,尤其是民眾反應。他說,「此行收穫豐盛,看到大陸朋友非常熱情,大陸的民眾非常歡迎,這是好現象,回去之後要把這邊的好轉達給台灣民眾。」
馬英九指出,「南京這邊還是不一樣,因為畢竟中山先生陵寢在這,精神是一樣,我們願意實現他的遺言,他遺言是和平奮鬥救中國,我們這邊提出來也是『和平奮鬥、振興中華』,其實用意是一樣。」
談到青年一代從孫中山先生傳承什麼樣的精神?馬英九指出,「就是和平、奮鬥,振興中華,兩岸一定要追求和平,否則雙方都沒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