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炸藥怎建隧道?70萬工人「潑水」挖開石山  成建築奇蹟

記者蔡儀潔/陝西報導

沒有炸藥的中國古代,如何鑿山修棧道?漢中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袁婧向《東森新媒體ETtoday》介紹,世界首個人工開鑿的通車隧道就在漢中,當時利用「火燒水激」的方法,耗工70多萬人,硬是在石山鑿出一條路。

▲棧道入口。(圖/記者蔡儀潔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中國古代,「棧道」是由官方出資出力建造,主用於戰爭,由於均是沿山沿水而建,容易被洪水摧毀,因此是屢廢屢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袁婧表示,古人會因地制宜修建棧道,類似現代高速公路和省道的概念,例如修閣可避風雨的「平梁立柱式」;供人通行的「千梁無柱式」,規模則相當於鄉民走捷徑而修鑿。

世界上最早用於通車的人工隧道是「褒斜棧道」,由於其北出可直逼長安,入南谷褒谷則可輕取川蜀,在軍事地理位置上,有進可攻、退可守的餘地,因此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例如曹操征伐張魯、楚漢相爭中的戰役「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等均發生在這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史料記載,公元206年,劉邦在鴻門宴後被項羽封為漢王,離開關中時燒毀了子午道,以防追兵追擊,後來又聽從張良計策,燒掉了通往關中最為便捷的褒斜道,展現再也不會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態度,用來麻痹項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劉邦在漢中休養生息、重整軍隊,並拜韓信為大將,之後一方面派少量士兵,假裝重修棧道;另一方面率領大軍,抄捷徑偷襲陳倉,成果瓦解三秦,佔領關中。

▲「石門」模型。(圖/記者蔡儀潔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褒斜棧道最有名的是「石門」,直譯是在石頭中開個門,即現代「隧道」之意。不過,在東漢永平年間,火藥還並未被發明,因此採取的是「火燒水激」之法。

袁婧表示,「火燒水激」其實就是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先用烈火灼燒岩石,在它最燙時澆冷水,後方的工人再用工具打碎石頭,如此不斷重複,最後是耗時3年、耗工70多萬人,硬生生在石頭上中開出長約16公尺、寬約4公尺、高約3.7公尺的隧道,可容納2架馬車並排通過,成為與長城、大運河齊名的中國古代第三大建築奇蹟。

▲珍貴的石刻目前被保存在漢中市博物館內。(圖/記者蔡儀潔攝)

另外,從東漢至明清,古人相機在「石門」內篆刻大量題詠和記事的石刻,僅內壁就有34件,例如大名鼎鼎的《石門頌》、《大開通》等,可以說是中國書法石刻的寶庫,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水庫修建選址於「石門」之上,千年「石門」沈入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