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搭車族未脫口罩! 醫分析原因:「從眾效應」需3個月緩衝期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疫情趨緩,今(17)日是大眾運輸可脫口罩第一天,但台北捷運逾9成民眾仍把口罩戴緊緊。對此,精神科醫師表示,此行為可從3方面解釋,分別為對疫情的顧慮、容貌焦慮與本身個性問題。民眾在新制上路後,需花3個月建立安全感,屆時就會有越來越多人脫口罩。

▲9成搭車族未脫口罩!醫分析原因:「從眾效應」需3個月緩衝期。(圖/記者屠惠剛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4月17日起搭乘公共運輸交通工具及特定運具時改為「建議」戴口罩;強制全程佩戴口罩的場域只剩下「醫療照護機構」及「救護車」。不過,記者今日無論搭乘公車或捷運,幾乎未見脫罩民眾,大部分的人依然戴好戴滿,甚至坦言「脫掉還是怕怕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會形成此類現象,主要有3原因,一為對疫情的不安感,希望能透過戴口罩預防新冠和A型流感等傳染病。

▲民眾搭公車口罩也是戴好戴滿。(圖/記者黃資真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項原因為口罩焦慮症,葉啟斌表示,疫情3年多來民眾已經習慣隱藏表情、長相,這樣的習慣會讓人產生安全感,部分民眾可能對脫掉口罩,將面容、特徵展現在大眾面前不具信心。此外,也有一部分族群擔心暴露全臉會造讓臉部辨識系統收錄容貌特徵,尤其是對個資敏感者,在暴露面貌特徵上也會小心。

最後,有一群個性比較謹慎、小心,或者有憂鬱、妄想等精神疾病者,可能會在新制上路後反而「更想要戴口罩」。

「口罩從眾現象在亞洲很常見。」葉啟斌進一步提到,無論是衣服或髮型,只要跟隨流行,就等同一種「避險」行為,「是生物安全感的特質,也是動物本能。」葉啟斌提到,安全感建立需要3個月,假設感染已慢慢控制,上述族群只要看到身邊的人紛紛摘掉口罩,應該也能慢慢調整回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