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為何道歉?她曝「思覺失調」正名過程 「污名化應劃下句點」

▲▼時代力量立法委員王婉諭等提名小組成員出席時代力量「2022地方公職人員選舉」首場提名記者會。(圖/記者李毓康攝)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杜冠霖/台北報導

副總統賴清德、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近日開始政治路線口水戰,互指對方「精神分裂」,賴昨日則公開向病友及家屬道歉。對此,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27日解釋精神分裂到思覺失調的正名過程,她指出,正名之後,患者的就醫率有大幅提升。因此希望社會大眾可以看見正名運動的努力與成果,不再將帶有污名色彩的「精神分裂」一詞作為相互攻擊的武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婉諭表示,近來,藍、綠兩黨黨主席在政治口水戰中,接連使用「精神分裂」互相攻擊,引發病友及民間團體的抗議。賴主席昨天已公開向病友及家屬致歉,但朱立倫主席未有回應。且仍有許多人用「精神分裂」一詞來做政治攻擊,因此自己想再談談去污名的背景與重要性,希望這種惡質(ok-tsit)行為,能夠劃下句點。

王婉諭表示,思覺失調症不是絕症,早期就醫、治療,穩定服藥或施打長效針劑的情況下,其實可以讓病情獲得控制,也能讓患者的狀況趨於穩定,避免病情加重或惡化。

王婉諭指出,過去台灣社會對思覺失調症的症況並不熟悉,當患者發病時,經常被貼上「中邪」、「煞著(suah-tio̍h)」、「被附身」的標籤,而被帶去收驚或抄經文。

王婉諭表示,也有許多患者或家屬因為病名「精神分裂」,誤以為是難癒之症,不敢接受正規治療,難以接受確診的事實。或是擔憂一旦診斷確認,便會被旁人貼上標籤,因而諱疾忌醫,甚至拒絕衛生所或社會局的訪視。若無接受治療,一次次的發病,不僅會讓當事人離復原之路越來越遙遠,也將讓患者與家庭、社區衝突升溫,造成憾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婉諭指出,為了消除這種社會污名,醫療、社福、心衛領域的專業人員,以及民間團體、病友與家屬團體,都一直很努力地消除阻礙,希望減少生理、心理、社會、經濟層面的負擔,讓更多患者能夠走出家門,及早就醫、穩定治療。其中一項重要的成果,便是正名運動。

王婉諭解釋,日本、韓國、香港等地陸續推展正名運動,而台灣也是在許多專業人士長年奔走下,終於在2014年正式宣佈,以「思覺失調」取代「精神分裂」的翻譯,並由衛福部推動、落實在政府的各項文件之中。「失調」兩字,再次強調了,患者有恢復的可能性,也象徵著患者有機會融入社會。

王婉諭表示,日本的經驗顯示,由病名引發的誤解,是許多患者中斷治療、回診比例低的原因之一,在正名之後,患者的就醫率、家屬的支持度等,也都有大幅提升。因此希望社會大眾可以看見正名運動的努力與成果,不再將帶有污名色彩的「精神分裂」一詞作為相互攻擊的武器。

王婉諭直言,貼標籤,只需要短短的幾秒,但去除污名,需要長年的努力。正名運動推展至今將近十年,還是有許多人在病發時被帶去誦經、收驚,也還是有許多病友害怕病史被發現,必須躲起來服藥。

王婉諭指出,如果可以,請理解患者與專業工作者的困境,讓「精神分裂」的口水戰劃下句點;如果可以,請不分黨派立場,盡力去除思覺失調症的污名,讓患者與家庭走向復原、走進社會。打造一個友善的社會,還有好多事要做,好長的路要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