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網紅「麵包包」3年前自述罹患胰臟癌,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勵志抗癌故事吸粉無數,但今(2)日卻自認裝病,更坦言病照都是偷來的,讓粉絲大為震驚。精神科醫師表示,身心症狀多為互通,若為了博取同情裝病,可能是罹患「轉化症」中的「孟喬森症候群」,需要透過心理治療重建信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紅「麵包包」在3年前自曝罹患胰臟癌4期,宣稱這幾年透過運動和健身,已漸漸改善身體狀況。然而,近期被網友發現疑似盜圖,罹癌的說法開始受到懷疑,6月1日發文坦承「我謊稱自己罹癌」,認了3年來全是造假。如今風波越燒越烈,更有大學同學爆料其曾自述有肺纖維化,經常說話到一半暈倒,或者因多發性硬化症坐在地上動彈不得。
三軍總醫院精神部主任葉啟斌受訪時表示,精神科中最常見的身體症狀疾病為「體化症」,亦即心理上的壓力用身體症狀表現,這類病患在內科、外科都很常見到。例如有病患因心悸、喘不過氣到心臟科門診,做了許多檢查卻找不出原因,後來才發現是長期壓力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開抗焦慮藥物後即可緩解。
另外,腸胃科常見的大腸激躁症,多在使用抗憂鬱症藥物血清素治療後,症狀或者改善。過去也有研究顯示,大腸激躁症患者在接受生理食鹽水灌腸後,大腦給出的訊號是「疼痛」,顯示身心靈症狀是互通的。
不過,身體化症只是身心疾病的最輕度症狀。葉啟斌提到,若心理問題更甚者,症狀可能會以「轉化症」表現,孟喬森症候群就屬於此類。該疾病源自於18世紀德國男爵,喜歡在晚宴時誇大自身參戰經驗,因而被視為「誇張的騙子」而得名,現則多指稱裝病博取他人同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葉啟斌提到,孟喬森症候群共同特徵就是「人危己患」,透過宣稱自身疾病或到處看病尋求他人關心,但當醫師要求做詳細檢查時,往往又會拒絕,自己不再回診,或轉到另一家醫院看診,進而造成健保資源浪費。
「他們的行為有點像討拍。」葉啟斌表示,孟喬森症候群患者多有心理創傷經驗,為了獲得他人關心與支持,選擇用不成熟的方式撐起自信。葉啟斌強調,孟喬森患者需要透過心理治療疏導重建信心,周邊親友也可以透過「限制拍拍」將其拉出自憐漩渦,「拍一下可能是支持,拍太多下可能是共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