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韓國影視產業蓬勃發展,「追韓劇」幾乎成了人人的娛樂之一,究竟韓劇的魅力為何那麼強大?文策院董事長蔡嘉駿分析,除了製作成本規模龐大之外,韓劇內容還有一個特點是寫實、暗黑、拳拳到肉,「他們劇本很敢寫,常常直接影射真人真事,甚至指名道姓」,也因為經常從話題性足夠的真人真事取材,共鳴度高,在國內就省下大筆行銷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韓國文化內容產業成為國內第三大產業,並進軍全球,不過在全球化之前,其實韓國影視就十分受到國內人民的支持,如國片在當地票房佔比60-70%,而台灣國片佔整體票房不到10%,可見其中懸殊。
韓國娛樂受到國人支持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國情、民族性團結,蔡嘉駿認為,一方面當然是韓國將文化內容看作重要的「救國產業」時,大企業資金投入,所以有許多資源能夠運用,讓傳播及擴散效果更好。例如CJ集團除了是大型電影電視製作公司,也是電影分銷商,更是最大的連鎖影院經營者。他們自己拍的電影,當然會在自家電影院多多播放,這表示大企業可以從上到下掌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個原因,蔡嘉駿認為韓國文化內容的作品非常「拳拳到肉,刀刀見血」。以電影、韓劇為例,有關日韓對決的題材,容易引發韓國觀眾的愛國之心支持;除此之外,韓國編劇很敢往「死裡寫」,許多作品也探討社會的現實面、暗黑、政商及人性黑暗等,經常直接影射,甚至指名道姓。
包括光州事件、總統醜聞、各黨派的黑暗事件等,韓國編劇全部拿來寫,直言不諱;但在台灣,通常會用一個「架空」的時空背景,也可能避開很多敏感、關鍵地帶,不敢明說,就達不到拳拳到肉的效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嘉駿分享,這也是台灣創作者需要去思考的事情,為何韓國人這麼敢講?為什麼台灣人這麼不敢講?或許民族性是其中一個原因,台灣人本質上比較怕衝突,人民性格和善,臉皮也較薄;不像韓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從過去許多國際運動賽事上,韓國選手的表現就能窺知一二。
另一種情況,是台灣有些創作者想討好中國大陸市場,這也是台灣很容易遇到的問題,「但這必須想辦法解決。」蔡嘉駿認為,不一定每部片都要拍政治議題,社會事件也是內容創作重要的題材,例如我國有許多耳熟能詳的的社會事件,如果有人敢更直接的拍出來,或許會引起很大的共鳴和討論。
例如近來的話題韓劇《造后者》,擺明在影射韓國發生過的真實事件。還有去年爆紅的《非常律師禹英禑》,當中許多案件都是真人真事改編,「以內容創作角度來說,它田調做得非常好;以行銷角度來看,它省下很多行銷費」,因為每一個事件對在地人來說都理解,也都有興趣,劇或電影播出後,話題討論度當然極高。
整體看來,當韓國靠著文化內容產業「攻城掠地」之前,首先贏得了在地觀眾的高度支例。因此蔡嘉駿強調,若期待國家的文化內容全球化,首先的關鍵是「國人要支持」,自己人若不支持,也不投入資金資源來創作,更不要期待有別人來投入,或獲得別人來支持。
雖然韓國的國情是為成功不手段,目標導向非常明確,是導致文化娛樂內容產業成功的因素之一;不過蔡家駿也說,這也引發許多問題,從來沒有一個國家的娛樂產業自殺率這麼高,且有許多的潛規則、剝削。
因此,台灣若要讓文化產業蓬勃發展,雖然能學習韓國的商業思維,「但如何避免嚴重剝削、權力不對等造成的不公義,是我們需要思考及提早防範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