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被認為能夠促進今年稍晚的「拜習會」。儘管華府持續淡化重大突破的可能性,但他們與分析人士預期,布林肯訪中將替未來數月的更多雙邊會談鋪路,例如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及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都可能訪中。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路透社》報導,布林肯的北京之旅在2月間諜氣球事件後一度推遲,這趟罕見且關鍵的訪問,旨在確保2大強權之間的諸多爭端不至於演變為衝突,並挽救冷若冰霜的雙邊關係。布林肯更是2018年以來第一位會見中國領袖的美國國務卿。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還寫道,美中關係進一步惡化,又缺乏定期公開的溝通管道,恐對供應鏈、金融市場、貿易慣例與路線等方面產生全球性影響,讓不安的國際社會密切關注這次訪問。而北京不願與華府進行定期軍事對話,更讓中國的鄰國感到震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布林肯與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進行廣泛討論,但在協調各議題分歧方面,似乎沒有達成太多進展,包括台灣、貿易、人權、阻止非法藥物流通,以及他們對烏克蘭戰爭的態度。
根據中國外交部聲明,王毅形容美中關係正處於低點,根本原因是美國對中國的錯誤認識,呼籲美方停止臆測來自中國的威脅,放棄「壓制」中國科學及科技發展,並且不要干預中國內政。儘管北京形容對話具建設性,但對台灣問題的語氣也特別尖銳。秦剛說,「台灣問題是中國利益的核心,中美關係的最重要問題,也是最顯著風險。」王毅更稱「中國沒有妥協或讓步的空間。」
美方先前持續淡化取得突破的可能性,行前也未發表任何重大聲明,但如今國務院形容對話「富有成效」,布林肯也強調開放溝通管道「降低誤解及誤判風險的必要性」。
儘管雙方存在分歧,但仍表達穩定雙邊關係的意願,例如同意合作增加客運航班,秦剛也將訪問華府繼續對話,但沒有公布日期。一名國務院高級外交官18日匿名透露,「這將是一個持續的外交過程」。
去年11月,在峇里島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上,拜登與習近平進行了期待已久的「首度」面對面會談,直言不諱討論台灣及北韓問題,並承諾更頻繁溝通,但兩國關係仍持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