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拋出補助私立大學學雜費政見,教育部則規劃明年2月起上路,估計全國約59.1萬名學生受惠;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批評這是「政策買票」。賴清德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陳世凱22日反擊,柯文哲從小就有良好資源,沒有後顧之憂,因此無法同感多數家長為孩子學費的煩惱,以及學生面對學貸的徬徨和擔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世凱說,「賴清德是礦工之子,父親早逝,母親四處辛勤工作,含辛茹苦的拉拔6個孩子長大,賴清德是靠著半工半讀頂著經濟壓力與求學壓力,才能夠成為賴醫師;不像柯醫師般,從小開始就有良好的資源,可以沒有後顧之憂,也因此才無法同感多數家長需要為孩子的學費而煩惱,以及學生面對學貸的徬徨和擔憂」。
陳世凱補充,過去,不論是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任內所通過的租賃專法、青年成家優惠貸款、租金補貼,再到近期的補助私校學雜費等政策,都是希望能在青年努力的過程中,得到政府的更多幫助。因為這不僅是賴清德個人在求學路上的生命經驗,更是民進黨執政以來所致力的目標。對於年輕人的照顧,不應該區分政黨。
陳世凱反問,如果所推動的政策都要因為政治攻防而被抹成政策買票,那麼台灣的社會該如何更進步呢?若因為政黨的不同,就將立意良善的政策淪為政治口水,實屬台灣社會的悲哀。真心希望,對於「國政」應該回到理性的討論,而不是用情緒性的言語攻訐,一再造成社會的撕裂與對立。
此外,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也表示,民進黨政府就是要翻轉「逆向補貼」的困境,讓教育落實實質公平化,總統參選人應該負責任的就政策面進行論辯,而不是充斥高傲冷血的菁英主義,若老是用「選舉買票」、「大撒幣」這種廉價的政治語言,惡意帶風向操作負面標籤化福國利民的政策,只是在否定政府對政策延續性的努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志豪表示,公立大專每年平均學雜費約6.2萬元,私立大專則約11萬元,一年的學雜費差距將近5萬元。而公立大專確實獲得國家較多補助,且平均而言,就讀公立大專的學生家戶所得較高,這長期造成高教資源分配的不平等,國家補助私校生的學費、縮減公私立學費差距,是為了降低社會不公平,從源頭減少學貸的借貸,讓不同社經背景的學生,都能享有可負擔的高等教育,讓青年有餘裕投資自我,追求自我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