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兵推為何台海總「戰況慘烈」? 專家:背後迷思別只看結果

▲▼ 駐日美軍基地橫田空軍基地(Yokota Air Base)。(圖/達志影像/newscom)

▲駐日美軍基地橫田空軍基地(Yokota Air Base)。(圖/達志影像/newscom)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在威權主義擴張之下,中共解放軍近年在台海的軍事行動也趨於常態化,這讓台灣成為世界各國矚目的焦點。近來,也有諸多「兵推」結果出爐,但外界往往只關注結果,而忽略進行兵推的意義本質,反而變成有心人士操作恐懼的依據。國防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副研究員謝沛學就表示,兵推目的在於探求己方問題與不足,因此通常會以「最壞狀況想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2023年1月進行兵推,想定中共在2026年兩棲入侵台灣,作戰為期三週,美軍損失2艘航母、10多艘軍艦,而國軍有26艘軍艦沉沒,僅守住一個沒有電力與基本民生的島嶼。

接著,2023年4月,美國國會與智庫的一場兵推,想定中共犯台,美軍助陣之下,戰局維持了1個月,結果有8萬名解放軍成功登陸台灣,但美軍也成功擊沉共艦80艘。

在認知戰頻繁的狀況下,國安人士表示,觀察中共相關媒體與台灣在地協力者的諸多發言,外界看待兵推往往只注意結果,但往往忽略了兵推的意義本質,而這也成為特定人士操作恐懼的依據,好比擴大8萬名解放軍成功登台、國軍軍艦沉沒、美軍戰損嚴重等。不過,兵推的意義在於,透過「料敵從寬」、最壞狀況等想定下,尋找出強化自我戰力的目標。

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的副研究員謝沛學曾撰文分析,美軍兵推接連慘敗背後的訊息。他表示,兵推的目的在於探求己方的問題與不足,兵推是為了判斷潛在對手所造成的威脅樣態與程度,通常會以「最壞狀況想定」(worst-case scenario)推斷對手可能發動的各種攻勢,針對已方的作戰體系進行壓力測試,尋找缺點與不足之處,並且預先擬定各種改進措施(建軍方向)與反制手段(作戰方案)。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沛學指出,經過多次兵推所產生建軍方向與作戰方案,則會透過軍事演習進行驗證其可行性與作戰效益。他表示,若發現在可行性與作戰效益上仍存在問題,會以進一步的兵棋推演修改並找出新的建軍方向與作戰方案,待收斂出最後的建軍方向與作戰方案共識,則會透過一連串密集的軍事演習/演練,讓部隊熟悉新的作戰模式。

謝沛學說,所以會看到美軍在內部兵推經常設定同時遭受中、俄、北韓的同時攻擊而慘敗;另一方面,又可看到美軍在全球大規模演習與盟友展現能同時在多個戰場擊敗敵人的實力,這種矛盾的現象,正反映了「兵推vs.演習」之間的差異。

謝沛學認為,更重要的在於,美軍向來不吝於公開談論弱點與不足,為的是能在衝突爆發前盡可能找出並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對於美軍兵推的訊息,更為正確的解讀方式,應該著重在五角大廈研判自身的弱點與挑戰為何,以及美軍所擬訂的解決方案與反制之道。

▼F-16、蛟龍夫人一字排開!駐韓美軍「大象漫步」大陣仗演習。(圖/翻攝美軍-烏山空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