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郁婷/綜合報導
「科學玩具」最近在大陸坊間走紅,商家利用「激發創造」、「玩轉科學」這類廣告詞吸引家長,然而這些色彩繽紛的瓶罐,其實暗藏危險,很多都是「三無」產品,接觸使用後可能導致小朋友受傷。對此,許多專家呼籲,應建立統一的安全標準,並加強源頭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大陸官媒《新華社》報導,現在在網購平台搜尋「科學玩具」,就會出現一堆產品,大多標榜著科學教育,將化學原料裝進各色玻璃瓶販售,常見的有小蘇打、乙酸鈉和硼砂等,再附帶一些實驗器具,價格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月銷近千個。
報導稱,賣家對於產品安全性,再三保證「所有的原料均經過了國家標準檢測,保證無毒無害」,但是要求出示檢測報告時,對方卻沒有再回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家網店列出販售的各類實驗原料,其中包括鈉、鋰等反應較劇烈的化學物質。化工原料公司總經理夏陽指出,鈉、鋰屬於活潑金屬,非常容易自燃,「保存、使用不當很容易產生失火風險」。
事實上,現在很多玩具店和書店都設有販賣「科學玩具」的專區,銷售量也很好。然而這些玩具很多是「三無」產品,無生產日期、無生產許可證以及無生產者名稱,部分化學原料的安全性也難以保障,若兒童誤食很可能造成中毒。
過去就有人在「黑貓投訴平台」表示,「孩子因誤食不明成分的實驗材料而極度不適」;各地也有小朋友因誤食硼砂而急性中毒的案例,因此市場監管總局提醒消費者,購買兒童化學實驗玩具,避開「三無」產品,並嚴格按照說明書來使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了解,「科學玩具」的安全隱患在於「部分產品原料渠道不明,可能含有害成分」,以及「專門品類尚缺乏統一的安全標準」。
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玉華表示,大陸目前沒有對科學類玩具的專項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無具體標準,導致部分中小廠商可能會規避審查,或為降低成本,使用不符合標準的原材料,因此她也呼籲「科學玩具更應科學對待」,有關部門應加強專項管理力度,加大抽查檢測頻次,並建立黑名單制度,讓「科學玩具」更科學也更安全。
天津財經大學教授高楠則認為,網購平台也有義務督促商家,「加強對於此類化學品商品的特殊標記,就產品的規格、劑量等進行詳細說明」,並承擔相應的責任。